刘少奇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善于运用报刊等新闻工具了解社会动向,指导革命活动,更善于将马列主义运用于党的新闻实践,从事新闻理论创造。他的许多新闻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刘少奇比较早地揭示了新闻传播中灌输与反馈双向传递的规律。 刘少奇一贯认为“新闻工作很重要”。这种重要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它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他在1948年10月《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新闻工作“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一方面,党依靠报纸、新华社等新闻工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民又依靠新闻工作“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级党委,反映给中央”。这就把党和群众联系起来了。党要尽一切可能联系群众,而“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97-399页。)这就是说,党联系群众的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而新闻工作发挥着突出的、为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工作有着特殊的职能。它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一方面它要当“喉舌”,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教育、团结和鼓舞人民,指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要当“耳目”,要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考察党的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人民群众中的各种动态、趋向和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反映。刘少奇认为,“耳目”和“喉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相比较而言,新闻的耳目作用在党的工作中更为重要。因为人们总是先通过耳目了解情况,才有针对性地、准确地通过喉舌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样,党的新闻事业也只有先通过“耳目”作用,了解社会实际和政策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人民、服务社会的“喉舌”作用。 新闻工作既要当“耳目”,又要当“喉舌”,要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刘少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新闻工作的职能特点,揭示了新闻传播中灌输与反馈双向传递的规律。由于历史原因和苏联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往往只注重对群众的灌输,致使新闻工作有时陷于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和针对性。刘少奇深知,新闻的灌输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应当加强。但是这种单向的传递容易脱离实际,不易被人民接受。因此他一再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在群众的实践中去考察政策是不是正确。”(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06页。)强调写东西要考虑对象,要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既当“耳目”,又当“喉舌”,实施灌输与反馈双向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和群众真正联系起来。无疑刘少奇的观点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不仅在理论上起到补弊纠偏的作用,对实际工作也更具指导意义。 二、新闻报道既要客观真实,又要有利于人民。刘少奇科学地阐明了新闻真实及其价值导向的关系。 新闻是事实的反映,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刘少奇始终坚持和贯彻新闻真实性原则。早在1948年10月,他就告诫新闻工作者:“你们的报道必须真实,不要加油添醋,不要戴有色眼镜。”(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02页。)1956年5月,他在听取新华社的情况汇报后,再次强调:“新闻报道要真实,不能作假。”(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闻出版社1980年版第365页。)1958年刘少奇针对新闻报道浮夸风严重的现象指出:报纸宣传要准确真实。1961年4月,刘少奇回湖南蹲点调查后,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联系“大跃进”时期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所带来的恶劣后果,先后两次召集新闻工作者发表讲话,反复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所谓真实,一般地说,就是要与事实相符,不弄虚作假。而刘少奇的理解更深一层。他认为一般地反映事物的表象、皮毛,还不能说就一定真实。新闻真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全面”,即从各个方面把事情搞清楚,而不是孤立、片面地报道某一方面、某一层次;二是“深刻”,即对掌握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论抽象,透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因而要做到新闻真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做艰苦细致的理论和调查研究工作。 刘少奇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力主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但他同时反对“有闻必录”的客观主义。他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总是不忘强调新闻的立场性,即价值导向的正确性。他说:“我们的新闻报道要考虑利害,要有利于人民。”(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闻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又说:“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向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相反,如果散布消极落后的东西,就会使群众出现“鸿沟”,导致“人民分裂”和“相互摩擦”,危害党的事业。(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96页。) 那么,刘少奇是怎样认识新闻真实及其价值导向的关系的呢? 首先,新闻真实是价值导向的基础。刘少奇反对添油加醋、夸大事实的虚假报道。认为这种报道扰乱视听,影响党的决策和实际工作,百害而无一益。他说:新闻工作者“如做错,来个‘客里空’,故意夸大,反映得不真实,就害死人了。”(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99页。)为此,他号召新闻工作者要做“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主张“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注:《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19页。),因为只有这样,记者才有威信,新闻才有价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