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大报道看国家通讯社的“龙头”和“压阵”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记者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在新华社 1998 年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总结说:“1997年,我们对邓小平同志逝世、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为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了‘龙头’和‘压阵’的作用,受到了党中央的赞扬。”

      实践告诉我们,国家通讯社在重大报道中发挥“龙头”和“压阵”作用,是中国新闻整体格局中的重要构成,是带动整个新闻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所必需的条件。

      国家通讯社——国内引导舆论的主干渠道

      新华社报道具有“龙头”和“压阵”作用这一提法,正式出现于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报道中。

      1997年2月20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国。 新华社连续播发《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小平同志生平事迹 深切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决心把小平同志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各地干部群众表示继承小平同志遗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学习小平同志革命品格 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等5 篇综合报道和以《在大海中永生》为代表的重头特写报道等,按照中央告人民书、邓小平同志生平和悼词所确定的基调,集中地表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传绩和重要贡献,表现了邓小平理论对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指南作用。这批报道在全国各报台广泛刊播,引导了全国舆论,武装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被中央领导同志赞扬为起到了“龙头”和“压阵”作用。

      国家通讯社的“龙头”和“压阵”作用在重大报道中表现尤为显著。按照中央提出的宣传工作指导方针,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良好舆论环境的需要,新华社要发挥国家通讯社正确引导舆论的主干作用,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党中央要求新华社成为在国内引导舆论的主干渠道,通过报道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郭超人社长精辟地指出:“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的根本问题是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以1997、1998两年的报道为例,凡是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报道质量确实就呈现明显的提高态势。

      香港回归报道中和党的十五大报道以及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报道中,都能数出一批发挥了“龙头”和“压阵”作用的重要报道来。它们当中,有的是受权发布的重大程序性新闻和重要文献,如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摘要和全文,又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等消息;有的是精心组织采写的反映中央重大决定及其相关配合性内容的报道,如《迈向新世纪的宣言和纲领——党的十五大报告诞生记》、《中南海情系大三峡》等;有的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运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报道,如《亿万人民心中的旗帜》、《喜迎香港回归 振兴民族精神——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批报道确定为重大报道,如每年“两会”及其他各种重要会议的报道,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出访的报道,围绕全国工作重心组织的报道等等,都有国家通讯社发挥“龙头”和“压阵”作用的用武之地。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研究报道时充分考虑“龙头”、“压阵”作用的稿件,调集精兵强将策划和采写,确保“龙头”、“压阵”作用的有效实现。如今年抗洪报道中,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多次要求,抗洪报道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着重宣传军民们英勇抗洪、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突出报道包括8 %经济增长目标不动摇在内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这为新华社报道发挥“龙头”和“压阵”作用作了重要的提示。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南振中在题为《防汛报道第二阶段重点》的业务提示中指出,新华社的防汛报道要充分利用国家防总授权新华社统一发布防汛重大新闻的有利条件,从宏观上研究分析全国的抗洪形势、抗洪防汛工作的进展和新特点、新经验,着重思考三个问题:1、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有哪些重要情况、重大措施、重要部署需要让海内外读者,尤其是沿江沿河干部和群众知道;2、 沿江沿河干部群众迫切希望从国家防总了解哪些重要情况;3、降水变化趋势、 水位涨落趋势、防洪重点转移趋势以及新的对策。根据这一要求,新华社采编人员自觉地按照“龙头”和“压阵”的高标准,大力组织“大综合”报道、权威述评和重大动态报道这三类报道,突出了权威性,避免了零碎化,使报道在各报显著版面刊登和各台重要时段播出,对鼓舞军民抗洪斗志、动员全国人民支援抗洪,产生了“龙头”和“压阵”作用。

      引导舆论·启发思想·影响社会

      新华社重点报道发挥“龙头”和“压阵”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舆论方向的引导作用和主干作用。

      引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整个舆论中发挥“龙头”作用。国家通讯社在整个舆论界所起的引导作用,就是在重大问题上要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按照中央精神,敢于并善于发出先声,正确而科学地通过舆论引导,影响社会实践。如最近一两年各地农村土地第一轮承包期满,有些地方出现用各种名目收回土地的现象。新华社领导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指出采编人员根据中央精神,对这种倾向作出旗帜鲜明的表态,统一各地干部的思想。新华社很快播发了有针对性的稿件,有力地引导了各地农村的做法。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宣传好这一政策,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为它关系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在农村的政策不动摇这一重要课题。在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发表后,新华社及时播发了综合消息《土地延包30年深得民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纪实》重要报道等,使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形成了较好的规模和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