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1999)04-0060-05 一 后现代思潮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新文化思潮,自一出现,这种思潮就以一种疾风暴雨式的态势将攻击的予头直指现代社会、现代文化中的各种弊病,从而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到七、八十年代,这一思潮占据了西方理论界主要话题的地位,在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等各领域都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论争”,许多著名哲学家——诸如伽达默尔、丹尼尔·贝尔、哈贝马斯、德里达、利奥塔等等——也都涉足于这些论争。但此景不长,90年代,后现代思潮就从众人关注之对象变成了众矢之的,从引发关注到招致批判到渐渐被人遗忘,今天,在西方,后现代思潮对大多数人而言,已成为过去式。 后现代思潮自出现就引发众人关注,进而引起一种“后现代热潮”是有其原因的。虽然,成为关注中心本身是违背后现代主义者的意愿的,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提出了“非中心化”,否定一切中心,但是,后现代思潮所主张的“元话语的失效”、“同一性的消失”、“多元主义方法论”、“后哲学文化”以及“微观透视”、“差异”、“消逝”等理论与原则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开启了一片新的视域,为西方理论界的发展带进了一种不和谐音。正是这种不和谐音与这种视域的扩展迫使西方理论界开始审视自身,反省自身,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至于后来有的研究者认为后现代发展走入了“否定主义”、“虚无主义”与“怀疑主义”,从而开始了对它的批判,这一点在目前仍有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后现代的发展无异于哲学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形式不同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1]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后现代的发展是有具体内容,具体指向的,并不同于历史上的已有理论。[2]有关后现代理论与发展趋向的争议并非本文讨论重点,在此不赘述。但笔者认为,无论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的后现代是否合理,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绝对是有价值的,这些价值将体现在各个领域,并不断延续下去。 后现代思维方式主要具有非中心性、多元性、异质性、开放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这是直接针对于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本质性、整体性、同一性等特征提出的。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为各理论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二是它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传统的理论研究中,人们总试图从“多”中发出“一”,从“异”中求取“同”,从“表象”中探究“本质”,这种单向的、整体的、同一的思维方式必然会造成人们只重整体不重部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及只重中心不重边缘,由此人们就会慢慢地忽视了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各门学科的发展也趋于僵化、封闭、远离现实。例如:在传统哲学的研究中,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发现超越于具体事物、具体经验之上的本质规律,是为了寻求经过历史文化演变之后最终形成的“绝对知识”、“绝对精神”,这种追求将哲学逼入一条愈来愈狭窄的深巷,使它脱离普通人的生活,被人们视为是不能企及,不可实现的;又如,在社会学研究中,学者们总是致力于发现一种理论来概括社会的发展规律;在美学研究中,艺术家们总以一种经典的美来衡量各种作品;甚至在科学研究中,人们也仅用简单的“祛魅”两个字就把自然与主体、经验、感受完全地隔裂了开来,只示人以冰冷的原理定律……总之,在传统的理论研究中,学科发展总是被一种单向的、同一的标准所桎梏。但我们知道,世界本身是丰富的、复杂的,人文科学更在丰富复杂的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营造出多层、多面、多样、多角度的一个理想世界、内心世界,这一切,如果仅凭一种理性的、单一的、整合的思维方式来面对,那根本不能达到这丰富世界之万一。后现代思维方式的出现为打破这种理论研究的僵化局面贡献了一份力量。它将那些远离现实的学者们拉回丰富、多元的生活中,让他们重新认识、感受、理解广袤的世界,不再在枯燥的“单一”中走得太远;它告诉人们:摘取学科皇冠上的明珠固然应该,但本质之外的表象一样重要,因此回归到表象之中探究事实当然也是研究者们的职责之一;它为理论研究开启了一个新角度、一片新视野,将僵化的学科界线打破,呈现给人们多角度、多层面、多种可能……后现代思维方式不应被视作现代思维方式的替代,而是现代思维方式的补充。它使得学科发展不再因为单一思维方式的限制而将人类的视线蒙蔽,无法达到自身原有的目标——开启人类的智慧。这恐怕就是后现代思维方式在学科发展方面的价值所在。 后现代思维方式最有价值之处还在于其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思维方式。在传统的现代思维方式的驱使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甚至是紧张的。“人类中心”使得人们认为他们天生的任务就是改造自然,这最终导致了今天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样,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使得社会中人的发展都朝向一种目标,人们都试图在一种同一的模式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造成社会只去关注同一模式中的佼佼者。因为大家都是相似的,也就没有必要兼顾所有。由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开始失衡。然而这一切在后现代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后现代思维方式否认“中心性”,认为“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3](p.8)人应该平等地来看自己与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物种,这就有效地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思维方式所提倡的“异质性”、“宽容性”、“开放性”为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的打破以及人与人平等关系的重建提供了依据,人们开始认同“异”,开始打开自己的胸襟去接纳与己不同的人与事,开始放下原有盲目的自尊去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4]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有“上”“下”的差别,不再有“优”与“劣”的区分,而变得平等、彼此包容、彼此尊重……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改善也就进而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状况,社会的发展趋势将不再是冲突、紧张或冷漠、疏远,而是会逐渐朝着平等、丰富、开放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