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程和状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谬昌荫(1964-),男,广西苍梧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广西桂林541001

原文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过程观对辩证法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不能把辩证法贯彻到底。应当全面坚持辩证法,树立过程与状态对立统一观。从观念上来说,状态和过程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它们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相一致,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学说。从客观上说,任何一种具体的运动都不仅表现为过程,而且同时表现为相应的状态,任何一种运动都是状态和过程的对立统一。应当突破教学过程观,建构教学过程与教学状态对立统一观。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字号:

      [分类号]G40-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1999)02-0059-63

      在研究教学问题时,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过程”[1](p186)。所以关于教学本质的探讨就归结为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从古罗马的昆体良开始的包括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赞科夫、布鲁纳、巴班斯基等在内的教学理论都是教学过程论。我们把这种教学理论观点称为教学理论的过程观。过程观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认为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学过程与教学状态的对立统一整体。研究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学过程,同时要研究教学状态,还要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状态的相互关系。要阐明这些观点,必须首先阐明过程和状态的理论界说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以获得立论的逻辑基础。本文所阐述的,是对过程和状态进行理论探索的初步结果,是为研究和阐明教学状态和教学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备。

      一、过程观描述

      教学理论的过程观是从哲学过程观中演化出来的,所以我们首先对哲学过程观进行概括性描述。事物是过程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2](p391)的古希腊最早的两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之一的爱非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明确指出:“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同一即一致、统一——作者注)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3](p25)“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黑格尔认为“把自然当作过程来阐明,这就是赫拉克利特的真理,这就是真正的概念。”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把绝对观念描绘为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黑格尔指出,矛盾本身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显示、暴露和加以认识的过程。他认为,“同一”(与差异相对——作者注)是矛盾发展的第一个环节。在“同一”中,本质的差异、对立和矛盾尚未展开,处于“潜在”状态[3](p519)。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继承了他的关于永恒发展过程的思想,提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4](p240)。指出形而上学论者“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5](p60),其“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4](p224)。唯物辩证法认为,过程是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过程,自然、社会、思维是过程,整个宇宙就是无限的发展过程。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出现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在谈到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时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4](p213)。目前,《哲学大辞典》把过程定义为“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这个定义反映了目前我国学者的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观。

      世界或事物的过程观使人们能较好地把握世界或事物的动或变的本质特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的运动是“一般的变化”[6](p491),不限于机械运动,“它包括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5](p491),是一切物质形态存在的形式。时间和空间则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基本属性和普遍形式,任何物质的运动都必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方式、特性表现出来,概莫能外。因为,任何运动形式都包含机械运动这种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物体或物质微观粒子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的位置移动。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观点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一般的变化,现实的物质运动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变化,任何一种变化都体现为一种相应的过程,这种过程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看来,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运动观的直接的或具体的体现。过程观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性,揭示出世界的变化性,把世界的变化归结为(抽象为)物质的运动,而把运动理解为过程,并把过程描述为物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形式的统一。

      二、从过程观到过程与状态对立统一观

      (一)全面坚持辩证法,树立过程与状态对立统一观。

      如果人们对事物及其运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过程观点,就会显示出对辩证法理解的片面性,不可能把辩证法贯彻到底。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7](p142)。辩证法把运动、变化、过程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在运动、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把发展理解为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发展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客观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7](p155)。过程观主要坚持和体现了发展观,发展观只是辩证法的一个方面,其另一方面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放弃或忽视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在观念上对辩证法的理解是片面的,在认识和实践中贯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必然是不彻底的。

      普遍联系原理是唯物辩证地理解世界及万物客观本性的一个根本观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5](p60),普遍联系原理走向具体化和深化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科学的系统观的形成和确立[8](p172)。科学的系统观是指在承认事物的客观普遍联系基础上,具体全面地提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一整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其基本特点就是不把事物、过程看作是实物、个体、现象的简单堆积,而是如实地把它们当作系统,以对系统的深入、全面的把握代替对事物内外部因素的孤立考察[8](p174)。在考察物质世界时,人们不仅要把握运动这一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而且还需要研究和把握物质的另一方面的属性——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5](p101)。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对立双方,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在运动的具体过程中,又存在着作为运动的局部表现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定状态[8](p75)。从前面的引文中我们已经十分清楚地知道,无论是赫拉克利特、黑格尔还是恩格斯以及当代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家,在考察和论述运动、变化、过程时,都毫不例外地要涉及状态或通过状态描述自己关于运动、变化、过程的观点。运动作为物质的一般变化具体表现为过程;同样,静止作为与运动相互依赖的对立面,作为运动中的局部表现,不仅成为运动的特定状态,而且它本身就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状态。人们要像恩格斯正确指出的那样从运动的反面——静止找到运动的量度,就必须通过对静止的具体表现——状态找到运动的具体过程中的量度,以实现对物质的运动进行量度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确认: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但运动不是孤立的,运动与静止作为相互依赖的对立双方存在,静止是运动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定状态;同样,过程作为运动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可能仅通过本身孤立地、空洞地表现运动,而必须与作为静止的具体表现的状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构成相互对立的双方,共同成为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运动和静止的具体表现。简单地说,世界是以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物质的运动和静止对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