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专门讨论民办教育投资者的收益时,很多人都会认为;利润太高了!也正因为很普遍的这一认识,就使得“办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条文的产生,并曾成为整顿民办学校时的一根有力的棍子。姑且暂不谈当时拿起这一棍棒的人是如何理解把握这一办学宗旨性条文的,就是单从民办教育产权运作过程中所需承担的成本上看,利润并不很高,不能由此把多数民办教育者拉到“以营利为目的”的范围中去。 举办教育是有收益的。教育的利益回报获得者除了投资者本身以外,还有国家、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由于国家、政府的严格监察及干预,所以教育市场就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民办教育成本也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市场成本了。这一点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它可以使民办教育成本不小于平均成本,却可以使之大大超过平均成本。从民办教育刚刚恢复发展的这几年情况看,政府给予的真正经济上的扶持或资助极少,民办学校的成本大大高于同层级国办学校平均成本。 一、规模成本 为使人才培养过程合理、经济,教育单位必须达到适度的规模(如基本的年级数、班级数、学科设置数等),否则将造成平均成本的极大增加。这一特点,无论是民办或国办教育都必须遵循。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国办教育的几十年形成的办学过程的经济核算中,这是忽略不计的(因为大家都一样,生源有保证,学校按地段办)。但民办学校就不是这样,它既没有生源的保障,又不是按地段划分,它在初始及今后的发展上,到底能大到什么样的规模,是不可知的;但它再小不能小到缺年级(每年级少于3个班)和缺学科的规模。因为小于这个规模, 一开始就会影响到自己办学的信誉,在学校基本建筑(设)上不能有好的布局,以后有可能扩大规模时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或不经济。 教育规模成本的强调,还在于有的人认为,企业的利润都没有办学利润高,这样高额回报的办学趋向怎么行?对这一议论必须理智地分析。 1.民办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任一阶段的民办学校,在开办到完成第一个教育周期之间,它所能有的年均回报利润绝对不可能高于办企业同年段的最高利润。其原因之一就是,举办学校的基本规模所需的投资,大大高于一般企业的初始基本投资(达到可以开始营运的低限投资)。几个人的公司有几万或几十万元就可以运作;百多人的工厂,也可少至几十万或百万元投入,就可开工生产。但举办一所小学(6 年制)就五、六十名教职工,但没有上千万元投入,能招生入学?原因之二就是,生源与学费是决定一定规模条件下办学利润的最初始的关键要素,而生源与学费却受制于原有一个合理的、被办学者和就读者(家庭)双方认同的“边际价格”。即当学费越高时,可能支付与收入差额越大,可能利润越大;但就会因经济承担力越重,使生源数量越少。这样,初始教育投资的平均成本和日常教育成本平均数就越大,实际教育经济收益就越少。生源数与办学设计规模背景离差越大,越不经济;反之,生源数与办学规模越接近或超过(亦有限制,不能无限超过),生均平均成本越小,平均收益也越大(越过基本设计规模人数的边际收益越大),总收益就越大。这就是办学利润不可能很高的关键。 2.教育质量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是不确定的。作为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进了这所学校后是否更好些,或最好是怎么样,则是非常清楚的。也就是说,家长对于自己为子女教育作投资其可能的最高价值收获,是处在“白箱”中的。因此,他不可能盲目地支付高学费,去让办校者牟取暴利的。 3.假如社会上有这么个被教育市场确认了的高回报办学趋向,而让办学者获得比企业平均利润高的利润,并能吸引更多的实业家投资办学,这除了能让全社会更关心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外,还能更多地增加国家教育的整体投入,又有什么不好呢? 通过第一点的分析,证明办教育的规模成本比办企业平均规模成本大得多且不能无限小。因此可以看到,办教育就因为这规模成本,都不可能无限小,而反会因此增大办学平均成本。通过第一、二、三点分析,又可以证明,学费和办学规模是不可能无限地提高扩大的,办学利润同样会严格地受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平均收入、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规律的限制。那种不想让教育投资者获利的观念,是一种停留在“朴素阶段感情”的超现实幻觉;而担心教育投资者获取暴利的想法,则是一种对办学过程经济学运作效应的不明晰判断。 二、组织成本 组织成本包括学校教育管理过程本身产生的管理成本,如雇用管理人员、购买办公用品等,另就是举办教育者和校长本身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失误。组织成本直接影响到办学规模。 教育活动的整个运行过程,是由一群高文化素质的人具体运作的培养人的专业活动。加上教育的规模特点,致使举办教育的组织成本要比一般的社会实体或企业的大。因为,不管人数规模多大,只要是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她就是一个多层次(领导层、职能层、班组层),多结构(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办厂、共青团、少先队等),多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教研工作、体卫工作、总务后勤工作、基建维修工作、保安工作等),多因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的有机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这所学校达到最低限学生人数规模而开始运作时,正是学校组织成本平均值最大的时候。在此之后,学校规模越大,虽生均之组织成本越少,但总组织成本还是越大。 要使总教育组织成本最小,同时生均教育组织成本为最小,是由一位全能的精于某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教师,与一名学生相对而建立起教学关系的时候。但这时一定是个别教育成本最大、最不经济,却不一定是教育质量最好的时候。这除了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需要一个广泛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关系以外,还由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工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