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经济心理学分析

———种可能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视野的教育经济学观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童培君 广州大学管理学系。广州 510630

原文出处:
教育与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知识经济是一种运行在网络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传统经济运行的四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发生根本变化;知识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主要依据,网络传播是知识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获得和使用知识将进入消费领域,而这一切,取决于知识的生产,即以智力创新为价值取向。于是,知识创新作为一种新资本形态,取代农业经济的土地资本和工业经济的金融资本,上升为知识经济中的一种主要的资本形态。

      智力具有教育学属性,资本属经济学范畴,智力资本自然纳入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可惜,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诞生的教育经济学,在半个世纪中,这种由经济学家创立的教育学分支,没有教育学家的介入,包括法国国家经济心理学实验室和经济心理学国际研究协会,都没有对这个重大命题给予足够重视。今天,比尔·盖茨在不到20年时间创造了500亿美元财富的奇迹, 他开发软件的智力资本中呈现的巨大经济学价值,都表明心理学的创造性研究与经济学应该联姻。显然,这项研究将可能给经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带来新的繁荣。

      一、知识经济中萌芽的智力特征

      1996年12月30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组关于“新经济”的文章,指出美国已经进入一个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期。这个“新经济”的见证是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持续八年,呈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经济危机的时代,出现了“不伴随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新景况,即通胀与就业之间的非对抗的奇特现象,这是第一个特征。对此,经济学家在解释其原因时指出,与美国普遍受高等教育人数增加相关。反映了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个重要特征:在增加和扩大产品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价格。从8086CPU芯片起,286、386、486、586,到奔腾类的pcntium Ⅲ, 呈现出一个奇怪现象,即功能越强大,价格越是低廉,这是工业经济中难以置信的情况,这反映了知识含量越高,知识对经济的贡献越大。

      第三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几乎向一切领域扩张,知识几乎介入一切经济领域,明显地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例如制造业、服务业、咨询业等。又如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气象工程、化学工程等。经济被知识化的结果,使得知识的商品特征日益鲜明地反映在市场的各个领域。

      第四个重要特征:工人的白领多于蓝领,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趋势已经呈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人,作为传统经济机器中的小齿轮,逐步转化为经济的目的与归属,即体现出:经济管理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第五个重要特征:全球网络的电子商务普及,蔓延到几乎所有领域。数据结算、电子汇兑、无纸贸易等信息手段,减少了资金的沉淀,大大加速了金融的周转和效率。

      第六个重要特征:合作竞争。与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可能出现合作式竞争,即一种跨国兼并的大竞争,例如知识创新,通过网络不难告别过去的独立单干形式,走向组织与合作形式,组合几个国家的智力,把设计、开发、制造、营销等环节分布在几个国家,最终创新最新型产品进入市场,因而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大企业关系在内,也从过去的单纯性竞争,走向集团式竞争,得到“双赢”的结果。

      第七个重要特征,也是最鲜明的特征: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智力资源管理,一改几百年来管理立场——无论是令人痛苦的榨取剩余价值还是令人舒服的掠夺劳动财富。通过知识的资本化途径,员工以个人知识参股,使得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走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形式,从立场上表达了尊重人、爱护人,为人的心理和为人的精神谋幸福的管理,在这里,经济学的未来,将体现出对人的幸福的极终关怀。

      上述7点所反映的知识经济的某些特征, 在传统经济学中是难以解释的。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其焦点集中在:人和人力资本的意义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就是说:1.从人的劳力上升到人的智力;2.从一般知识重复使用,上升到创造新知的发明和发现;3.从技术知识实现物质改造,上升到科学知识实现的信息生产、加工和处理;4.从有形的物质、能量、货币资本,上升到无形的信息资本;5.知识自身而言,从“知识就是力量”,上升到“知识就是财富”。

      以上说明,在智力已经以资本形态支持的知识经济中,传统经济学的人力资本论受到了挑战,那么,人力资本论存在哪些缺陷呢?

      二、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理论的缺陷

      本文研究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学的人力资本而言的,研究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回报,曾经是经济学领域中的杰出观点,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他的人力资本论。

       舒尔茨( T. W. Schuliz )(注: T.W. Schultz( 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cview,51,NO.1),丹尼森(E.F.Denlson)(注:E.F.Denison ( 1967),"WhyGrowth Rates Differ?" Washington D.C.Bookings Instituting),依斯特林(R.Eastcrlin)(注:R.Esterlm (1981),"Whyisn'tthe Whole wold Developed",Journat of Economic History,41,No. 4),鲍曼(M.J.Bowman)(注:M.J.Bowman (1963).cd:"Concern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Development".Old Societies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ed.C.Grtzee,New York Free Press.)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把“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的因素,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初等教育为35%,中等教育为10%,高等教育为11%,整个教育为17.3%等。他们发现了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但从“人力”的完整意义上看,舒尔茨的理解未免过于偏狭,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