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绪状态”一节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金萍 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

原文出处:
上饶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以往的“情绪”一节的教学实践中,受惯性的教学价值观、目标、内容、模式及评价的支配,并未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改革了的“情绪”教学中,围绕“唯知”转向“人格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重心的转移,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与主体精神。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字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在理论上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了。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惯性因素的影响,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那么简单。那么,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惯性因素有哪些?怎样通过“转移教学重心”扭转这一局面呢?下面就中师教材《心理学教程》“情绪状态”一节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

      多少年前,“情绪状态”(下文简称“情绪”)一节课的教学曾因生动的讲解赢得过学生热烈的掌声,而在近年的教学中却听不到这种掌声了,莫非是教师的讲解不如从前生动?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学生听课的重心已经转移!现在的中师生(尤其是大专班学生)已不只满足于教师生动的讲解,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更多地则是要求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如果教师对此熟视无睹,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过去“情绪”教学中,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教学观念重外轻内。所谓“外”指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内”指教学的内在价值——教学完善个人精神世界的价值。多年以来重视前者,忽视后者。“情绪”一节教学的价值局限于理解情绪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至于当前中师生情绪状态及调控则被忽视。其结果是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接受过程。

      教学目标过于偏狭。受教学价值观的制约,以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所有学生:(1)理解激情、 心境和应激三种情绪的含义及条件。(2)初步学会引导小学生调控情绪方法。 这就只重视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置个性发展于不顾,从根本上否认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和独特性。

      教学内容散碎浅显。各版本的教材三种“情绪”都是割裂的,而且理论十分浅显。主要表现在:(1)没有现代情绪研究的新成果。(2)没有与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相联系的内容。这就难以满足学生认识的需要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愿望,进而排斥了学生主体情绪的流露,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教学模式简单划一。主要表现为单一的课堂讲授,从激情到心境再到应激;从含义到特点再到调控方法,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旁听者,没有多感官的参与,没有操作活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这就势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性与感性的割裂,学生需求无法表露,才能无从施展,当然更谈不上学生自身的创造活动了。

      教学评价有失偏颇。教师只评价学生对三种情绪原理的掌握程度,而当前学生自己情绪状态及调控情况则不做评价;学生仅仅是评价的客体,不参与评价,既不评价自己,也不相互评价。

      上述情况表明,在以往“情绪”一节的教学中,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和主体精神严重忽视甚至排斥现象,存在着重物轻人的不良倾向。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实践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对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对个性的培养是轻视的。要改进这一状况,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转移教学实践的重心。

      二

      主体是现代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表现其自主、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必须提供适宜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教学实践重心的转移。

      第一,树立双重教学价值观。在承认教学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应承认教学在满足个人需要和完善个人独立的个性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在“情绪”教学中,理解、掌握基本原理仅是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情绪进行反思与调控,自身首先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力。这就需要我们把教学看成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人个性化的过程。

      第二,确立多维教学目标。承认教学具有双重价值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应该是多方位的。“情绪”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各种情绪状态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调控自我情绪。(3)针对情绪差异,因势利导。(4)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小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不同维度的精神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就能诱发其积极、主动性。

      第三,整合多种教学内容。首先,整合课本适应的逻辑结构。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发现,表面看来似乎三种情绪状态是割裂的,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激情、应激体现的是情绪的特殊性,而心境则体现的是情绪的普遍性。于是对原有结构进行调整,把教学激情、应激作为教学的第一、二方面,心境作为第三方面,同时,总结出他们之间的衔接点和过渡语。其次,整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重视补充新的知识,教学中融入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等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感。“情商”中“行动的意义”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情绪的调控确实具有可行性,于是将该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心境的调控内容之中,学生积极认可的同时,受到了启迪,教学、教育效果较好。再次,整合理论知识与学生当前情绪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78%的学生之烦恼、困惑来自学习方面,而且往往是或目标不够明确,或缺乏信心,或缺乏恒心,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等原因造成的。经过反复分析,意识到这些问题实际上皆与“行动”有关,于是整合出如下教学直观图示,以便学生分析“影响情绪的主观因素”作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