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作者简介:
刘伯彬 高朝廷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钮志东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刘万锋 西北师大研究生院

原文出处: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正当一些经济学家主张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视角逐步转向“三大一高”(大经济集团、大资本投入、大批量生产和高劳动效率)的工业化目标时,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和以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以及纳米制造技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群开始悄悄地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工业经济向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拉动。这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新的历史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样式将彻底改变,社会劳动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不足20%,而从事精神生产、教育活动和信息传播等社会服务劳动的人数将占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这就是说,少数人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物质产品供社会享用,而大多数人将用大多数时间从事精神产品生产、教育活动和信息传播等社会服务工作。此时,教育——“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将成为一种空前庞大的“社会产业”,教育事业的发达程度和国民的素质——人的生产的质量如何,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这样,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教育事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呢?这就需要教育学家和未来学家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必须着手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表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表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本文仅就以往争论最多和最普遍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诚望指教。

      一、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吗?

      教育究竟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还是属于生产力范畴?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生产力这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概念怎么理解。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原苏联社科院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之所以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范畴,是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生产活动。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有三种,即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生产(即“生产人”)的活动。“……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应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1卷,第32~34页。 )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马克思不仅把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生产活动纳入了生产力范畴,而且明确指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不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出现的,而是“同一问题”(即构成生产力这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的三个方面。换句话说,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互以他方存在为前提的。这正如同欧氏几何中“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缺少三点中任何一点则无平面可言一样,缺少三种生产中的任何一种,便不能形成作为社会共同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生产力。因此,三种生产的提法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知识经济的出现,证明马克思关于三种生产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因为:首先,知识本身是精神生产产品,知识经济实际上就是精神产品经济。承认知识经济的存在,自然也就等于承认了精神生产的存在。其次,无论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如何变化,维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人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生产实践活动所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性;三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协同性。从生产力运行的主体部分——人的生产的角度看,“教育是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从生产力发展和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孕育和生产看,教育是产生科学技术的摇篮,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从生产力运行的维系保障系统——管理的形式和手段看,教育是管理的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所以,教育对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生殖”性的,具有“母体”意义,只有把教育看成是“生产力之母”,才称得上是真正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注:刘伯彬:教育是生产力之母,《中国教育学刊》,1996 年第5期,第5页。)社会愈是往前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化要求愈高, 教育的作用就显得愈加重要。

      二、谁是主体?

      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教育事业开始步入了学科教育时代——现代教育阶段。从此,“班级授课制”成了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授者与被授者”和“台上与台下”的关系。夸美纽斯“教师是主体”的观点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接受了,而且统治时间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本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从美国大工业技术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和“教育应符合儿童的天性”等观点,认为学生应当是教育(或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张教师走下讲台,站在学生身后指点学生。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学家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折中,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点。直至目前,我国教育界大多数人赞成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还被写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和军队院校工作会议决议之中。

      那么,以上这三种观点,哪一种是对的呢?我们的回答是: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而且曾被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但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