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公立学校“转制”认识的误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金初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北京 100039)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于1999年3月23 日联合召开“教育制度创新——公立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会上,北京“十一”学校李金初校长结合自己办学的经验与思考,就公立学校转制问题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的主要观点整理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一、公立学校转制实验的起因是什么?

      北京“十一”学校1952年建校,已经47年了。这所学校原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由周恩来总理批准设立、聂荣臻元帅命名的。

      学校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进行办学体制改革。 当年5月8日,正式提出“五自主”:一是自主筹集办学经费, 二是自主招生,三是自主聘用人员,四是自主员工工资分配,五是自主教育、教学改革。

      “五自主”里,包含着我们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三大认识:

      一、资金匮乏是“穷国办大教育”最突出的问题。解决经费投入问题,必须解决投资体制。

      二、中国的学校没有什么办学自主权,上级领导——教委主任实际上是总揽一切;因此,“千校一面”,没有什么特色。管得那么细,能有特色吗?体制改革要找到一条使校园真正成为拥有办学自主权的、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道路。有了自主权,就能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三、教育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决不是仅仅为了收钱,这种认识是一个误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

      以上所说的实际上涉及到三大问题:投资、管理、质量。

      从宏观来看,从长远来看,低投资必然带来教育的低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教育高投入不一定换来高质量。钱多了,学校一定能办好?不一定!中间还有一个“管理”的环节。高投入只有通过高水平管理才能获得高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是“投入”和“管理”的函数。这个关系必须搞清楚。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实施了“五自主”的办学体制改革。“五自主”其实哪都是纯粹自主的权力啊!实际上学校高度自觉地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其中教育、教学试验改革自主也需要,因为完全按照政府的那一套来搞,学校的特色还是创不出来。

      二、上海的教育经费投入够了吗?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是一个基本情况。我们的钱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少得十分可怜。教科所的研究人员讲了好多情况,谈了好多资料,说上海的钱(教育投入)最多。这没有问题,上海是全国第一。但是上海的钱跟发达国家的钱比一比,多了吗?去年年底,我去了日本,了解到:日本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是我们的40倍,4万多亿美元,我们是1万亿美元的水平。日本的人口是1.2亿, 我们是12.5亿,是他们的10倍。所以他们人均是我们的40倍。东京中小学教师人均月工资是80万日元,约为5万人民币。在中国, 上海是不是达到了这个数字?可以肯定,全国平均绝对达不到。即便是达到了,日本也还是我们的40倍。

      我特别强烈地希望看一看他们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十一”学校究竟差多少。我到国外考察世界上的名校,发现教师学历水平最低的一所学校,硕士生和博士生占62%,最高的一所学校达到92%。我们差很远。要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相对于这个水准,投入的资金恐怕连上海也还是比较缺少。当然,上海在全国绝对是优越得很,发展非常快,而且政府也非常重视。

      三、教育已经脱离了经济发展,为什么?

      一、就全国来讲,办学体制的改革,不仅仅包括公办学校的“转制”,而且包括创立纯民办的学校。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上的而不是管理上的。例如,把学校转制,说起来是解决自主权问题。依我看,新加坡的“自主学校”是政府给钱办的,办得特别好。“自主学校”实际上从管理上解决了自主权问题。解决自主权不一定要转制。转制的学校还毕竟是少数,但公办学校就不准备给它自主权了吗?这说不过去。实现办学自主权不一定要转制,当然,转制可以加速实现办学自主。

      二、办学体制要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另一个是分配结构的变化,再一个是消费结构变化了。这三个深刻的变化,要求教育结构必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就是教育脱离经济,是教育滞后,是教育拉经济的后腿。这是基本的原理,谁也无法否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民办中小学教育究竟有多少?中小学可怜得很,大学更甭说。有资料说,全国民办中小学加起来有3500所;在全国70万所中小学中占0.5%。 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几乎没有打破。这能叫改革力度大吗?这种体制结构与经济完全不相吻合,教育怎么推进经济的发展?“文革”以前,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是完全吻合的,把原来的私立学校都变成公有的了,所以完全吻合。“文化大革命”期间,乱了,甭管他乱,乱有乱的吻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大的转折,经济拨乱反正,教育拨乱反正,科技拨乱反正。但是拨乱反正的方向却不相同。经济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所以经济越搞越活。教育也拨乱反正,但侧重于政治上平反,推翻“两个凡是”,这是小平同志伟大的功绩,我们都从“臭知识分子”上升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得到了政治上的平反。当时的口号是:“回到17年”。就是回到计划的体制上去,所以这些年大家的“责任心”越来越强,“计划性”也越来越强。很明显,从那个时候开始,教育和经济脱离了。经济在往前迈,而教育往后看。试想,教育改革不在体制上下功夫怎么行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