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

作 者:
吴刚 

作者简介:
吴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契机。人力资源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但是,人力资源不是以人的多少即人口数量衡量,而是以人口素质即人的智慧、知识、健康等因素,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比例来衡量的。国家间的国力竞争今天真正化约为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同时也就是承担培养和开发人才重任的教育的竞争。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实施教育创新,创建“一流教育”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可是,什么是一流教育?如何建构一流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创新必须考虑的问题。其实,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现代化的要求,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为教育创新确立了战略纲领,也为我们创建“一流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方法论准则。

      一、“三个面向”是教育创新的战略纲领

      “面向”意味着直面现实和挑战,意味着朝一个理想目标或状态而努力,同时还意味着在反思中调整和行动。“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接受现代化的挑战,并将现代化的要求转化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方向,将教育发展纳入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精神命脉延续的基础,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包含了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和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双重意义。前者要求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后者要求改革教育体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课程与教学以及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等。前者是对教育的功能要求,即教育应该通过提供人力资源和进行文化改造参与现代化进程。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到:“发展科学技术,不抓紧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育,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我们的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后者是对教育的结构要求,即现代化的人才应该也有可能通过现代化的途径、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培养。教育系统在塑造人才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变革。”

      然而,什么是现代化?比较历史学家布莱克(C.E.Black)等人将现代化看成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注: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国际相互依赖的加强,非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种组织与技术的专门化和大量扩增,各级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教育对于现代化的贡献,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单一行为,而是通过对现代化过程的主体——人的培育而实现的。现代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社会结构变换,而是一个漫长的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实践性的社会过程,其艰巨性使其不仅要靠苦干更要靠知识和人才,亦即邓小平所说的“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这包括数以亿计的工、农、商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等;数以千万计的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科学、文化、医务工作者。所有这些都从人才的数量(数以亿计)、人才的结构或类型(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才的素质(不但是有理想,有道德,还要懂得现代科技,具有开拓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革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于现代化的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一个国家基本的教育状态也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指标,所以著名学者英克尔斯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中有两项直接跟教育有关:(1)识字人口的比重达80%以上;(2)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达10%以上。(注:孙立平著:《社会现代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同时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揭示:在现代化发展中,基础教育的投资收益率约17%,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注:吉利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然而,除了服务于现代化的工具性价值外,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自身也在现代化的系统进程中,而且其自身变革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不能设想一个陈旧的教育系统可以培养大量合格的现代化人才。传统教育或许产生过伟大人物,但传统教育绝不是现代人才的摇篮。所以从中国开始现代化变革以来,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也就开始了。但这项改革是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走到终点,只能通过创新不断逼近某些理想目标。我们现在确定和追求的目标就是“一流教育”,不过这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一流教育”是个比较性概念,而且是个在时空延伸中不断移位的目标。

      “面向世界”是观察世界,与各国交流进而参与世界体系的互动过程。中国作为一个迟发的外源性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启动很大程度上源于先行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挤压,现代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的文化要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借鉴甚至从外部引进而形成的。外源性现代化一方面有其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例如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边缘地位,追求高速增长而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剧增等。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后发展优势,它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取优化的赶超策略,实现跳跃式前进,它也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新技术和资本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转换。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文化”。(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更重要的是,随着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地球已成为彼此紧密联系,休戚相关的村落,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开放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交流、观察和反思中调整与改革。这是一种主动地适应,其出发点是将自身纳入世界体系,并在对世界各国的观照、比较和互动中认识自己,确定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教育要面向世界,一方面是指汲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借鉴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是指将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放入世界教育体系观照,在与世界各国教育系统的互动中探索和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其实,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外国教育体制的结果,从早年采纳日本式学制,到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再到采纳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这种借鉴多半是一个学习移植的过程,未体现反思的互动的特色。而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成熟,我们与先进国家教育系统的对话和互动也将产生,并在互动中展示特色。所以面向世界的教育既是希望通过观察和学习寻求教育崛起之路,更是希望通过构建一流的中国教育体系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教育之强林,并在知识—教育—人才的世界性竞争中赢得先机。观察世界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发展自己,而发展是个关涉未来的问题。

      “面向未来”意味着一种双向审视,一方面是站在今天预计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将一个理想目标确立为需要谋划的最大可能性;另一方面是站在未来某一点上判断我们今天的位置和去向,并以未来的眼光设计我们今天的行动程序。但是,未来是什么?未来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吗?显然不是,对于不同的事物而言,未来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未来只是事物在多种因素(尤其是偶然的因素)的扰动、切入和控制中不断延伸和展开的由事件组成的轨迹,所以它是一个尚未显现的不确定的时—空结构。由于尚未显现,它对所有人都是一个谜,因而我们只能作有限的猜测;由于不确定,它就不可能按照既定模式发展,因而也就留下了选择和创造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未来都可以是选择和创造的结果。如果这样,那么“面向未来”的双向审视是否提出了一个悖论:未来是难以预料的/未来是可以创造的?其实,正因为未来是难以预料的,才使我们的自由意志具有伸展的余地,并通过选择性的行动去创造一个想象中的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正是要我们思考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作出逼近预期目标的正确决策,籍此在竞争性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由于未来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世界历史的进化也不可能出现单一模式,因此发达国家今天的成就和经验只能是我们进行抉择的一个借鉴对象而非努力目标。其今天也非我们的明天,我们对其现实考察的目的是希望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未来从今天开始,尽管这是一种非线性的延伸,但今天的一切选择和行动必然影响未来。我们必须在把握今天的基础上去把握未来,教育发展更是如此,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教育事业“不但要看到近期的要求,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这是对教育发展要有预见性的指示,也是对把握今天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指导。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的教育其实是首先充分把握今天的教育,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和未来,才能奠定扎实的现实基础,并由此规划教育,通过我们的预期改变未来。所以认真分析,就会发现从面向现代化到面向世界,再到面向未来,构成一个变革和创新的行动逻辑序列,其步骤是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这样,“三个面向”也就向我们启示了构建“一流教育”的目标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