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探讨

作 者:
张丽 

作者简介:
张丽,女,1959年生,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生。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家庭农户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粮食生产技术却变化甚微或根本没有变化。这种“变化而又不变化”的特性加上中国近代政治的复杂性使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成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就一些主要的不同观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农村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学者们各抒己见。归纳起来,可将其分为下面几种观点:近代农村经济衰退论,近代农村经济增长论,“过密型增长”(involutionary growth)论(注:亦可称“没有发展的增长”(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或“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 ):即通过增加边际劳动投入获得全家或全年总收入的增加,但是单位的人工产出却下降了。)和农业生产技术停滞论。

      持近代农村经济衰退论的学者们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呈衰落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地权日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传统家庭副业生产崩溃瓦解;农业资金和农业劳力流向城市;农民生活水平下降。这些学者强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是以农村经济的破产为前提的。广大农民是被迫进入和依赖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土豪劣绅的压迫、奸商的盘剥,以及苛捐杂税和战乱的影响,中国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迫于生计,他们试图抓住一切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因此,他们也极易上当受骗,被帝国主义分子、唯利是图的奸商和资本家在农村的经纪人诱骗进市场。同时,由于贫困所迫,他们又不得不在收获后立即卖掉部分粮食以偿还生产时和青黄不接时所欠下的债务。由于没有或缺少土地,他们也不得不进入城市谋生或成为农业雇工,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注:参见:陈翰笙等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卷1—4,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1987、1989和1991年版。范苑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研究》,神州国光社,1937年版。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千家驹:《农村与都市》,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钱亦石等:《中国农村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薛暮轿:《旧中国的农村经济》(1934),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年再版。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与此相反,持增长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农村经济自19世纪末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农业工人工资稳步增长;农村非农业人口增加迅速;农业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这类学者强调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正向作用,认为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中国农村市场与国际大市场的融合加速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它们无疑为中国农民提供了机会。中国农民进入市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并且的确从这种商品化和专业化中得到了好处。他们认为抗战前的中国农村市场是高度发达的和自由竞争的市场;当时中国政治上的不稳定并没有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影响。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和专业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注:Brandt,Lore:Commerc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East- Central China, 1870—193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Rawski,

      Thomas G.China,s Transition to Industrialism.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0.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Myers,Ramon H."How did the Modern Chinese Economy Develop?—A Review Articl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0.3:604-28.1991.)。

      介于衰落论和增长论之间的是“过密型增长”论和农业生产技术停滞论(注:在这里我将“过密型增长”论和农业生产技术停滞论放在一起进行叙述,是因为二者在观点上很有相似之处。)。这类学者并不刻意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农村经济进行单独的研究,而是将其融进中国14世纪以来的传统农业中去研究(注:Chao,Kang: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An Economic Analysis. California:Stanford.1986.

      Huang,Philip C.C.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 Delta,1350—198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erkins,Dwight.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 —1968.Chicago:Aldine,1969.)。他们认为自14世纪以来一直到20 世纪50年代甚至80年代,中国农业并没有经历技术上和制度上的真正变革。农业产量的提高不过刚刚跟得上人口的增长。农业产量的提高并不是技术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但是单位面积的单位人工产量却下降了。

      同衰退论相似,持“过密型增长”观点的一些学者也倾向于中国农民进入市场的被迫性,但是强调人口压力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对农民行为的影响(注:Bell,Lynda S."Farming,sericulture,andPeasant Rationality in Wuxi County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Chinese History in Economic Perspective, edited by Thomas G.Rawski and lillian M.Li.California: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pp.206—242.19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