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恭温 财政部《中国财经报》社

原文出处:
财政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今已有33年,关于这场“改造”对我国的经济以至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经过这样长时期的实际检验,特别是经过最近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后,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因而现在对它进行全面的反思,作出科学的评价,条件已经成熟。

      一、重新认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相当成功的,它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马恩提出的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实现了和平改造。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改造过程中经济不仅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有了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肯定这次改造是“伟大的历史胜利”,只是指出了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很适当”。现在看来,这个基本估价应予重新考虑。即使是对生产的影响,也不能只看当时的暂时状况,而应看长远的后果。

      我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有:

      1.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彻底转变成产品经济。现在大家知道,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解放前是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建国后,本应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我们却急于把尚不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成产品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前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当时在国营经济内部实行了产品经济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和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不能采取无偿调拨的办法,因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只能实行商品经济的体制。当时在农村自然经济还占着优势,但在城市里,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都相当发达。我们本应扶植和完善这些市场的发展,并使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们没有这样做,相反,采取了限制和消灭的政策。首先取缔了证券市场和私人的钱庄银行,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之后,随着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包括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完成),全国只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两种成分,商品经济也就全面转变成产品经济,只剩下了一个不完全的个人消费品市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与产品经济相一致的。

      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营企业虽然名义上叫做公私合营企业,原来的私方还拿着定息,但国家对这些企业已完全按照国营企业一样来进行管理[ 国家统计局所编的《伟大的十年》一书中明确地说:“1956年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已经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除资本家还拿定息外,同社会主义工业实质是已没有多大区别。”(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实行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财政统收统支、产品统购统销、物资统一调拨、劳动力统一分配、工资物价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某些弊端尽管当时已有所觉察,如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都有所提及,但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这种体制。以后经过多次权力下放和上收的变动,但都是在原有体制范围内的局部性变动,而非根本体制的改变。这个体制的弊病今天已看得比较清楚了。

      3.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叫做割断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如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等。所谓“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过程,也就是农村卷入商品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阵痛,但农村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必然会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农村的一场革命。我们割断了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却又没有着力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事实上是保护了落后的自然经济。时至今日,农业中仍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据着优势,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是为吃饱肚子而耕作,农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离现代化遥遥无期。

      4.割断了与国际上的经济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但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历史的和社会关系的原因,与国际上仍保持着微弱的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资本家在海外还有投资或开办着企业。我们没有因势利导,利用这种联系来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而是通过消灭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自己把这种联系的渠道给割断了。以后,与苏联的关系又恶化,几乎彻底中断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5.埋没了一批善经营、懂技术的人才。在我国私营企业的资方人员中,有不少是懂得现代的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这些人员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虽也作了安排,但大多在经营管理方面已无实权。他们对于经营商品经济的知识和技术被埋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