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志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原文出处:
文物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以亚洲为中心的稻作农业,有着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考古发现上证实,中国拥有最古老的稻作遗迹和丰富的稻作文化。关于稻作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途径,也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不过这些研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因而结论也往往相异。

      本文以稻作的起源及其向东北亚的传播为重点,来阐述稻作农业在亚洲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并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稻作起源说的种种

      有关稻作的起源,是最近数十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从农学、民族学和考古学上,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现将主要论点分述如下:

      (一)“阿萨姆·云南”说

      从农学角度的探讨,多以“阿萨姆·云南”说为基础。阿萨姆系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地处阿萨姆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云南省同处在亚热带的高原上。这里的稻作有籼稻和粳稻两种,在现代的种植中呈现出垂直的分布,如海拔1750米以下为籼稻地带,海拔1750~2000米为灿稻、粳稻的交错地带,而海拔在2000米以上则为粳稻地带。同时这里还有籼稻和粳稻的未分化品种,野生稻的不同品种也有广泛的分布(注:渡部忠世《稻の道》194~222页,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9年。)。以上主要根据现代的栽培稻和野生稻来推理,但从考古学上还缺乏相应的证据。至少目前云南宾川白羊村、元谋大墩子和剑川海门口的稻作遗存都比较晚近,距今仅3000年左右。同时从历史上,这一带的开发较迟,未必能作为稻作的起源中心来对待。由于长江中下游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较早的稻作遗存,甚至浙江的河姆渡和罗家角遗址中都有籼稻、粳稻共存的现象,成为不利于“阿萨姆·云南”说的反证。于是农学界也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把“阿萨姆·云南”作为遗传变异的聚集地带,而把长江下游作为栽培稻的诞生地带(注:和佐野喜久生《东ァジァの古代稻と稻作起源》,《东ァジァの稻作起源と古代稻作文化》(以下简称《东亚稻作》)45~52页,佐贺大学农学部,1995年。),这就比较接近于考古学发现的现状。

      (二)“东亚半月弧”说

      以民族学为基点的照叶树林或照叶树林文化带,是探讨农业起源和发展时所提出的一种概念(注:佐佐木高明《照叶树林文化の道》34~88、204~245页,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2年。)。照叶树林的汉译应为常绿阔叶林,为了引用方便起见,可暂用原词,盖指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15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带而言。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东南亚北部的山岳地带,自阿萨姆、云南、贵州高原,经长江南岸的丘陵地区直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南部。森林中包括栎、槠、栲、柯和樟等常绿阔叶林树种,所有的树叶表面闪光,故称为照叶树林。处于照叶树林文化圈的核心地带被称为“东亚半月弧”(以云南省为中心,西自阿萨姆,东至湖南省),其共同的文化特征是,经历了采集和半栽培文化、烧田农耕文化和水田稻作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甚至把“照叶树林之路”作为古代日本文化溯源的一项背景。严格地讲,照叶树林地带不可能是农业起源发展的理想场所,所谓“东亚半月弧”并得不到考古学上的支持(注:安志敏《考古学より见た照叶树林带》,《倭と越——日本文化の原乡をちぐる》40~43页,东ァジァ文化交流史研究会,1992年。)。除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可能适于早期稻作的诞生和发展外,茂密的森林只有利于采集狩猎活动,虽然不排斥薯、芋类根茎作物的栽培或烧田的杂谷栽培,毕竟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和开辟耕田,只有铁制工具出现之后,才可能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诸多限制,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还保留比较原始的状态,远不如长江中下游那样发达,当然不可能作为农业文化乃至稻作起源的先进地区。

      (三)长江中下游说

      考古学以实物资料为基础,逐渐扩大其分布领域,终于取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共同认识。由于这一带是河川纵横,水网密布并富有野生稻的沼泽地带,自然是稻作起源的理想场所。这里既有丰富的稻作遗存,而年代又比较古老,如距今6000~7000年以前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江苏吴县草鞋山、高邮县龙虬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桐乡县罗家角等遗址都有丰富的稻作遗存。此外,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也都发现万年以前的炭化稻或水稻植物硅酸体。尽管后三者不排斥[14]C 数据存在着年代误差的可能性(注:安志敏《华南早期新石器的[14]C断代和问题》,《第四纪研究》1989年第2期,123~133页。),毕竟长江中下游具有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为稻作的起源中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中国史前稻作的地理分布,主要在淮河以南,而以长江中下游最为集中。根据中国史前稻作出土地点的不完全统计共达137 处(参看:中国史前栽培稻出土统计表),其中长江下游44处,占32.1%;长江中游57处,占41.6%;长江上游10处,占7.2%;淮河流域9处,占6.6%;黄河流域6处,占4.4%;渤海湾2处,占1.5%;东南沿海9处,占6.6%;至于长江中下游合计为101处,占73.7%,就充分显示它是史前稻作分布中心的所在。由于稻作的影响和传播所及,在亚洲范围内也达到更广泛的分布。从而“阿萨姆·云南”和“东亚半月弧”等假说,都不像长江中下游说那样富有考古学物证的支持。

      此外,关于中国稻作的起源,尚有种种不同的假说(注:徐旺生《从农耕起源的角度看中国稻作的起源》, 《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70~77页。),无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予以分析论证。不过现有的考古实证应该作为主要的论据。当然不是说哪里的年代早,哪里就是稻作的起源地,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所列举的栽培稻出土统计表,至少表示长江中下游是它的分布中心,其年代又比较古老,可能与稻作起源密切相关,至于其他地区则呈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同时我们不能只考虑栽培稻本身,还必须与人类的社会活动相联系,因为应用不同学科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脱离人类文化这一重要的环节。

      中国史前栽培稻出土统计表

      序 流 省 出土地点 文化性质或年代

      品种

      形态

      1余姚河姆渡 河姆渡文化 籼、粳 稻谷、壳

      2余姚鲞架山 不明

      稻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