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起点探析

——“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天津商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是始于1953年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以下三个特殊背景下进行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以苏联模式为样板。“一五”计划的实施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建立。今后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走向应与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协调一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二战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落后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日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亚洲大国。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前,就把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夺取政权后所要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工业化历程曲折,时至今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探索。例如,中国的工业化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从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次上认识“一五”计划的实施给中国社会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对以上两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1 中国工业化起点之争

      要探索中国工业化这一课题,首先就必须弄清工业化的概念。

      什么是工业化?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见解不一。很多学者都倾向于从器物层面上认识工业化。他们认为,工业化就是机械化。但笔者认为,仅仅把工业化理解为机械化是远远不够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仅直接影响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它还从体制层面以及观念层面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因此,笔者倾向于从器物、体制和观念三个层面的结合上把握工业化的概念,即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机器大工业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深化发展直至运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传统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现代的工业国。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文化精神都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有关中国工业化,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标志是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的洋务运动还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始于1953年的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对此,我国学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端。(注: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1,22)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洋务运动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在新生产力的代表大机器工业的引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时期。从1861年到1894年,清政府投资兴办了规模不等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24个,其中包括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等大型企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和洋务派官僚又大举兴办了以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汉洋铁厂,湖北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电报局,芦汉铁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用工业企业。这些洋务企业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相对于封建经济来说,洋务企业不仅是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劳动资料的变革,也是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的劳动组织上的变革。因此,洋务运动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是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注: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1,22)

      另一种观点认为,1953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展开,中国开始了工业化。(注:莴明杰,社会主义工业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396。)但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 没有提出和回答为什么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是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而不是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运动的兴起这样一个问题。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作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是始自1953年“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这样一个判断,重要的是在于分析和回答为什么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不是始于洋务运动而是始于“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笔者赞成中国工业化的起点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的展开的观点。究其依据,笔者以为:

      机器的应用不能等同于工业化的开始。也就是说,“工业”这个概念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业化”这个概念。

      依据前面给工业化所下的定义,所谓工业化其关节点在于一个“化”字,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大机器生产不仅运用于工业部门,而且还深入推广运用于其他各个生产领域。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一工业主义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不错,中国近代从洋务运动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机器大工业,但是,那时发展近代工业是由于清王朝受帝国主义炮舰的威胁而被动激起的,缺乏社会经济结构内部的驱动力。况且,这些大机器工业都是清王朝为了进行战争而开办的军事工业,数量极少,质量极差。尽管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一批仁人志士发出了“商战”、“恃工为本”、“以工立国”的呼声,无论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是孙中山给中国工业化所勾画的宏伟构想,最后都由于连年战乱而流于纸上谈兵。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领导下,才创造了开始工业化的条件。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为起点,中国的工业化才真正得到开始。

      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理论创始人罗荣渠教授认为,对于工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18世纪后半期从欧洲肇始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那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式工业化。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西欧、北欧的工业化,除英国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才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1,340, 335)罗荣渠教授的这一论述是极其深刻的,同时也是极具启发性的。

      2 中国工业化背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