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

——乡企应占一席地

作 者:
陈伟 

作者简介:
陈伟 本报记者

原文出处:
农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这是一部美国动画片中的情节:一块价值5美元的铁条, 如果铸成马蹄铁,就能值10美元,如果制成铁针,就能值3285美元,如果制成手表发条,价格竟会高达250,000美元。

      同一根铁条,前后价格为何会相差50000倍?这背后, 实际是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巨大差异。这似乎是对高新技术作用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以市场为导向,应用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使企业得到丰厚的市场回报,高于甚至几倍于传统产业。以乡镇企业自身为例,乡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电气类等企业1998年实现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34329元/人,远远高于平均劳动生产率, 是采掘工业和建材工业劳动生产率的2.35倍和2.44倍。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大部分乡镇企业仍旧埋头于将“铁条”铸成“马蹄铁”的工作,而很少甚至不去考虑制成“铁钉”或是“手表发条”的那份高附加值的工作。现在,发展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已成为党和政府明确的政策导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这一场新的科技大潮中,乡镇企业如果不急起直追,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继续走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的老路,最终在市场上只怕连“铸马蹄铁”的工作也难以找到,因为竞争者可以用更快更先进的手段生产出质量更好的“马蹄铁”来。

      乡镇企业应该组建一支“科技轻骑兵”,在科技创新、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走在前头,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的“桥头堡”,给广大乡镇企业做引路人。勿容置疑,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门槛要比单纯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或低水平重复建设高得多,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胜任的。推进科技进步,建立科技进步机制,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需要长久不懈的努力,但那些电子、生物、材料、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开发却不会原地踏步,因此,支持、引导、扶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就如同当初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支持乡镇企业寻找市场“夹缝”一样有意义。这些企业是基地,也是旗帜。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做更多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对于从黄土地上走出来不久的乡企经营者而言,技术水平和经验普遍比较缺乏,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单个企业的科研能力、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都要受到客观条件和知识水平限制,因此外界的帮助有时至关重要。在日本,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和实验服务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那些没有条件进行试验的企业可以在这儿使用必要的实验设备,获得各种信息服务。在我国也已成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组织,在一些地方建立了乡镇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科技成果的转化牵线搭桥。但是,这些机构的数量和服务面都有待扩大。除此之外,对于向来资金紧张的乡镇企业而言,购买技术专利或自我研制开发,都需要符合金融政策的相应资金支持。另外,乡镇企业之间需要加强横向联合,同行业或相关领域的乡镇企业集中科研力量,彼此互补,共同研制开发新技术,形成合力——这也需要外界的引导和推动。

      专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世界市场上产品结构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之一,蕴藏更多机遇。近两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低迷、自身机制弱化等原因,乡镇企业遇到较大的困难,正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按照市场要求,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分配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新兴产业市场较传统产业具有更高成长性和发展前景。铸“马蹄铁”,但更要盯紧“铁钉”和“手表发条”,乡企才不会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落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