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势,造势,夺势

——“泉州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场经济领域里的“人民战争”,二十年前就在福建省泉州这片热土上悄然铺开。艰辛创业,沧海桑田,如今这座祖国东南海岸边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将绚丽多姿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这幅画卷上浓笔重彩的主要角色,就是被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称誉的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泉州乡镇企业以其独特的推进历程和不凡业绩,被称为“泉州模式”(与“晋江模式”同义),并曾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并称为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的“三大模式”。就资产规模及其产值贡献而论,有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初期的“一枝花”,80年代中后期的“半壁江山”,90年代后的“五分天下有其四”。从产业推进的基本轨迹上看,是“三闲”(闲人、闲钱、闲房)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泉州模式”的显著特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主要形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如今, 九万多家乡企遍布城乡, 吸纳劳动力100多万人,引进外资100多亿美元,1000多种名优特产品获省级以上奖项,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交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近2000家,还在境外兴办了634家企业。作为主要经济支柱和新经济增长极,乡企推动了区域经济大跨度、超常规、跳跃式而又持续稳定的发展。泉州市从 1994年开始,年经济总量就约占全国的1%,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强,由改革前的全省倒数第三跃居首位;从1993年以来,乡及乡以上企业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综合考评总分居全省榜首,远高于省城福州和厦门特区,从一个主要侧面反映了泉州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良好状态。

      革命事业是群众的事业,改革开放同样也是广大侨乡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有事大家干,有钱大家赚。”泉州市一位主要领导人的这一概括,具体、生动、精辟!泉州600多万人民和1000 多万侨居海外的“三胞”,内外协力,上下联动,同心同德,共建桑梓。值得总结和肯定的基本经验是:

      1、政府“开明”,职能到位。各级政府主要抓三件大事, 一是战略引导。以建设工贸旅游港口城市为中心目标,先后适时制订和实施“科教兴市”、“港口兴市”、“展览兴市”的战略,引导乡企实施制度创新、规模经营、结构调整、科技兴企、外引内联和市场拓展等“六大战略”。二是优化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卫生环境的“品位”不断提高,特别是“海陆空”立体交通和发达的通讯网络的基本实现,更是一大手笔。三是搭台唱戏。政府搭台,经贸唱戏,拓展市场,招商引资。德化的陶瓷节、永春的芦柑节、惠安的石雕节、安溪的“茶王赛”……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把活动融为文化艺术、经济贸易、科技合作的“同台大会演”。企业主体角色到位,政府行为“超然物外”。“你投资我欢迎,你赚钱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倒闭我同情。”这是一种“放风筝”式的管理,政府抓“线”调控,企业任其爬高远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泉州市决策层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争取主动,以进促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经济发展原则,抓住经济工作的三个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源,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和引导乡企巩固发展城市市场,大力拓展内地和农村市场,乘隙而入抢占海外市场),加快建设以中心城区为轴心的“半小时城市群”,保证全市经济扎实快速发展。1998年GDP增长17.5%。

      2、眼睛向“外”,广筹资金。资金是经济肌体的血液。 泉州乡企的巨额营运资金,没有动用财政,银行贷款也仅占其2%。 其筹资主渠道是“外力”,“港澳侨台外都欢迎,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其次是民间融资,用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合伙经营、合作经济以及民间借贷等方式集聚大量社会闲散游资。唯其如此,泉州出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经济现象,增长速度年年平稳高速推进,即使在财政、货币政策“双紧”时期,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也没有明显的波峰波谷悬殊落差。

      3、盘活资产,形式多样。资产存量的流动、重组和扩张, 是高层次的资源重新配置。泉州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各种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有并购、拍卖、股份制、合资、合作、联合等。1992年37家国有小企业一揽子嫁接外资,在全国首开先河,一举扭亏为盈,国有资产大幅增值,被视为率先进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有远见的创举,引起海内外广泛瞩目。1994年晋江市拍卖一家国有企业,清还债务后还新组建了七家民营企业,当年缴税就达1000多万元。惠安县鼓励长年在外务工的“三雕”(石雕、木雕、瓷雕)匠人返乡办企业,一次就引来二亿多元资金。豪盛集团的股票在沪上市,在国内的外商企业中开创了先例。恒安集团在全国18个省市建立了30多家卫生巾生产企业,利用外埠的资金、市场和劳力扩张实力。泉州乡企在完成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中,早已进入了第二次飞跃,即资本运营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在宏观层面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资源配置优化,在微观管理上取得学习曲线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4、敢拼再拼,天下为先。 泉州刺桐港在历史上号称“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厚重的人文积淀奠定了泉州人浓烈的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改革开放大潮中又进一步陶冶了“泉州人个个猛”、“输人不输阵”的精神品格。泉州乡企没有享受过计划经济的优厚待遇,自始至终都处在市场自由竞争中,靠的是“爱拼才会赢”、“十万供销打天下”的商品经济观念。今天,在二次创业的热潮中,他们又选择了“再拼才会赢”的奋斗之路。由此,又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泉州人口袋里有1000元,就敢做10000元的生意。别人没做过的事,也敢为天下先。

      5、回报社会,为国分忧。任何财富的创造都要耗费社会资源, 泉州乡企的老总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真谛。因此,义利并举,扶贫济困,反哺社会,造福人民,就成为他们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江机场改军用为民航,来自乡企的捐款就占总投资的五分之二。市政府要建立残疾人基金和康复中心,在动员会上一个小时内就从乡企募集二百多万元。有关部门计划帮助新疆解决饮水困难问题,老总们慷慨解囊,几天内就捐献可建一百口“坎儿井”的百万元资金。名流集团完全用BOT 融资方式建设刺桐大桥,开创了国内利用民间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先例,被评为1996年的“福建十大经济奇迹”之一。此等壮举善行的用意,正如泉州一位优秀企业家所说的“我们从社会得到的财富,理应回报社会。全体群众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