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发展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增能 湖北省天门市副市长

原文出处:
中国信息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乡镇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和结构趋向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改革深化,加剧了乡镇经济多元化的进程。当前的乡镇企业发展,应从实际出发,统揽全局,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发展集体经济的关系

      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就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就我市而言,制订了突破性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已占我市工商税收的35%,创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7%,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板块。但是,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忽视集体企业发展的现象,一些集体企业过去熠熠生辉,如今默然失色,甚至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这固然是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机制不活、装备不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及人才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但也与人为的忽视以及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得不够分不开。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首先是要正确认识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个体私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板块,而发展乡镇企业也不是权宜之计。乡镇企业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关键是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我市根据个体私营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制订优惠政策。但有些地方,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发展乡镇企业对立开来,而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没有把个体私营企业好的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发展乡镇企业上,结果造成集体企业与个体私营企业税赋严重失衡,影响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集体企业的发展。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是要适当平衡引导两者发展的政策,形成公平竞争;二是要实行分类指导,对个体私营经济主要是创造发展环境和进行引导,对集体企业主要是大胆放手,着力扶植。同时要注重用个体私营企业的机制改造集体企业。

      处理好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制度创新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度创新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企业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发生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绝大多数商品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标志着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更趋激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束缚了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挂联、承包、租赁、买卖及股份制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改革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改革给多数企业带来了显著效果,这些效果又证明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但是制度创新只是乡镇企业增强活力、焕发青春的条件之一,只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优的组织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更大地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行为更规范。要使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持续显现生机,还必须实施技术创新的现象。在当前,出现了只重视制度创新、忽视技术创新的现象,有的企业改革形式不断变化,而产品仍然是多年一贯制,因此企业效益仍然不佳,造成一部分职工有失望情绪。

      正确处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就是要在寻找适合企业实际的改革形式的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开发力量,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加大企业管理力度,强化市场销售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度创新本身,有的地方在改革的取向上摇摆不定,甚至出现改革停滞,有的改走了样,似改非改,有的忽视了职工意愿,黑箱操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处理好企业目前运行管理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因此,既要搞好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又不能仅限于此,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在这一点上,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生产和调整的关系。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职工队伍结构、所有制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又必然影响现有的生产秩序,甚至要摆脱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向和方式,因此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二是要处理好人才使用与培养的关系。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向经济的急剧渗透以及两者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着经济领域的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既要稳定乡镇企业家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而不是简单地把有业绩的企业家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上来),又要注重对他们“充电”,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方法适应新的形势,从而带动企业的大发展。

      三是处理好“管”和“放”的关系。为了使乡镇企业有较大发展,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宽松环境。不应插手过多,“管理”过严,而应规范收税,减少收费,制止“三乱”。所谓加强管理和扶植,就是要使企业遵纪守法,对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和融资服务,尤其是要引导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对于企业出现的问题,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