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发展好困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慧敏 张毅 本报记者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万向集团总部会议室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间隙打在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硕大的脑门儿上。这位颇富经营思想的企业家,与新闻界打交道,每有超凡之语。这次相见,不知他又会发何感慨。

      记者先开了口:近两年,许多乡镇企业效益大幅下滑,步履维艰。企业家们都在苦思冥想怎样走出困境。万向集团有何高招?

      鲁冠球没有急于发表见解,而是递过来一封他最近写给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的工作信:

      倪频:

      我现在压力很大。

      省里决定重点扶强扶优15家企业,我们是其中一家;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我们有幸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植512家大型企业,我们又列入其中。

      进去(取得扶植对象的资格——记者注)不容易,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但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原来基础好,规模大,我们如果上不去,退出来,再想进难上加难。所以,我总在想怎么上?思路形成了又推翻,目前摇摆不定。你看我该怎么走?上什么?

      原来如此。家大业大的万向集团也有困惑。从一株小草到参天大树,万向集团被称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常青树”。今天,它的困惑从某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乡镇企业界的现状。

      困惑在哪儿?鲁冠球说,关键是市场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许多领域与国际市场陆续接轨。乡镇企业先天的机制优势逐渐消失,目前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充分挖掘市场资源,调整产品结构。然而,眼下企业似乎一时很难作出理想的选择:既要回避外资企业大量涉足的领域(乡企从资金、技术上都拼不过外企),又要回避国家重点企业(他们往往有倾斜政策),还得避开千万家中小企业都上的产品(原有的经营领域,价格战已越打越苦)。

      究竟怎么办?怨天尤人没有出路。在市场中摔打了半辈子的鲁冠球,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捕捉信息。同时,他周围还聚集着一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时刻关注着全国各大企业的兴衰沉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己所鉴。

      鲁冠球深深感悟到,素质竞争已成为当代企业竞争的主旋律。“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更应警醒。因此,与上一个项目、开发一种产品相比,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素质,将更能有效保障企业持久的活力。

      目前,万向的“内功”之一是,在成功实行集团化管理模式之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把员工的消费基金转成生产基金,加大技术改造。

      “内功”之二是内部巩固战略。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万向逆流而上,及时进行了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从“凭体力赚小钱”到“凭智慧赚大钱”的战略转变。

      “内功”之三:加速构建国内市场网络,了解国际信息,同时向外商展示自己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万向美国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万向节内油封比外油封更适合美洲的特点。大洋彼岸“信号灯”一亮,国内抢时抢工,产品在美国大受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