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发展有高速

——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思路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农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能不能产生高速度?我认为,关键在于人的努力,避免决策失误导致反复折腾。如果选准项目后坚持不懈,在艰难时能沉住气,走内涵发展之路,贫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是可以出高速度的。这里,就本人在江西萍乡地区农村基层金融部门工作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忌频繁转产反复折腾

      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管理。而关键又是缺资金,想引进又无吸引力。要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办企业,难免起点低、效率低。因而新办企业的这种先期亏损是必然的、较长时间的甚至惊人的。不亏则是偶然的、暂时的。这种亏损从表面看是亏损,实际并不完全代表亏损,因为这也是培养人才、开拓市场等生产要素的投资,如果企业坚持发展下去,这种亏损又可转化为可观的无形资产,是完全可以收回甚至得到加倍的回报的。

      新办企业频繁转产则导致亏损甚至是永远的亏损。江西芦溪县有个山区乡造纸厂办厂之后几起几落,厂长为了找到一种“挣钱快”的产品,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发现哪样行便生产哪样。结果越转越小、越转越亏,最终倒闭。

      稳中积极求发展

      面对稳定,有两种态度和模式,一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和不求发展。第二种是积极的从稳定中追求发展。我们需要的正是这后一种态度。稳定发展可以把关停的搞活、把差的搞好、把好的搞大。

      把差的搞好。老项目难以扭亏,人们往往把它归结为产品过时了,江西芦溪县的张隹坊乡烙黄厂的振兴之路,很有代表性。这个厂创办头三年,累计亏损30万元,当时企业和政府一致认为该企业要翻身只有转产,并先后提出了三种方案,当地农行经过调查全部都给否了。这样坚持稳定了三年多,企业生产经营明显好转,几年以后,当其它烙黄厂或转产或关停时,这家企业因坚持下来并依靠自身素质的提高走出了成功之路,并一举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产值、利税大户。

      把好的搞大。企业有了效益,再上规模,才能实现再发展的飞跃,这是比较简单明了的道理。芦溪镇水泥厂前些年扩建一条4.4万吨的生产线,投资缺口80万。当地农行经调查了解,果断贷给80万元,使企业很快建成投产,并赶上产品畅销,随之大赚一把。如今,该厂规模已达25万吨,效益居萍乡市同行第一位。

      把关停的搞活。对关停的企业,只要找准原因,从推选能人、择优联营、注资减负、转换机制等方面入手,一般都能起死回生。广萍化工厂曾是萍乡市一家最大规模的关停乡镇企业。十年累计亏损超千万,1994年再次关停。当地农行主动帮其寻找联营伙伴,并增贷200万元予以支持,结果广萍厂于6月再次生产,当年实现产值1560万元,一举扭亏为盈。

      稳中发展有高速

      稳定发展不仅能节省投资,而且还能产生高速度。以芦溪县的六个山区乡比较,1979年这六个乡的乡办企业产值几乎不相上下。而至1990年,相邻五个乡的乡办工业产值合计才1025万元,而坚持稳定发展的张隹坊一乡的工业产值就达1009万元,接近五乡之和,而利税竟超过五个乡的4倍多。

      这说明,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只要在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发展,就能创造出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