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前景亮丽乡镇企业大有可为

作 者:
程云 

作者简介:
程云 本报记者

原文出处:
农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太湖“零点行动”刚刚告一段落,滇池、巢湖又在告急……环保,成了1999年国人关注的焦点!

      今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要用5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退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这是我国自建国以来首次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的长期规划,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规划的推出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我国政府已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加快了实施的步伐。这其中孕育着的巨大商机,对于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乡镇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

      众所周知,环境的退化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1992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86 亿元, 1993 年为1029.2亿元,1998年高达540亿美元。此外, 我国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占GDP的3%左右,与此相对应,日本的自然灾害损失只占0.8%,而美国仅有0.06%。这并不是说日本、美国就比中国灾害少, 而说明它的防灾减灾能力强,这种防减灾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它的环境保护有关。据环保专家测算,在环保方面投资一亿元,可以减少或防止灾害损失10亿元。

      为此,国家决定下大决心,花大投资,费大气力进行环境保护。“八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年均近400亿元,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而在“九五”期间, 治理污染的投资总额将达到4500亿元左右。去年,环保投入已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 仅太湖地区治污资金就达到14.5亿元。在去年国家下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环保项目有330多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今年国家治理环境的力度仍在加大,首先是加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到2000年全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其次是抓好“三河、三湖、两区、一市”的污染防治工程——滇池流域的工业污染源必须在1999年5月1日前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景观用水要有明显改善;巢湖流域工业污染源必须在1999年底前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淮河和太湖流域要巩固达标治理成果,加强城市污水、水源污染治理和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确保2000年水变清;辽河、海河流域要抓紧重点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内污染防治工作进程;重点抓紧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在今年10月1日前有所改善。第三是今年10月1日前,基本消除全国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太湖流域和北京市的“白色污染”。制定、发布一次性餐盒及超薄塑料环境标准,启动替代品的生产,形成规模,降低成本等。

      环保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1997年世界环保产业市场交易额为4000亿美元,到2000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远远超过旅游、软件等其它“朝阳产业”。根据“九五”计划,到200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要达到650—700亿元,从业人员250万人, 按照目前水平,环保产业至少要保持年25%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目标。这为企业投身其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与全球环保产业相比,刚刚起步的我国环保产业还显稚嫩,甚至可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不断加大,这一产业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乡镇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加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去。只要认真去做,乡镇企业是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