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泰安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困扰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改善企业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的问题,速度降低、效益下滑、亏损增加,有的企业甚至破产。据统计,“八五”期间、1996年、1997年,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由42%下降到21%和18%;1997年的亏损面比上年增加7%,达到15%;亏损额比上年增加33%; 关停企业增加65万家。(注:姜永涛:《乡镇企业能否保持18%的增长速度》,《人民日报》1998年2月28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而言,在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1994年乡镇企业系统拥有大专毕业生5.47万人,占职工人数的0.9%,平均每11个企业拥有一名大专生, 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职工有149万,占职工人数的25%。 (注:闵庆飞:《对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江海学刊》1996年第4期。) 就经营者队伍而言,绝大部分脱胎于农业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谙熟行政管理之道的多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的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管理多而主动管理少;就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看,我国乡镇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中有40%的人年龄已超过45岁,(注:许新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建设现代企业家队伍》,《江海学刊》1996年第1 期)因受旧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其中一部分在新观念、新技术面前已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样一批从业人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任其存在和延续,无论对乡镇企业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如果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将乡镇企业排斥在外,势必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乡镇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人,没有懂经营、善决策、精管理并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品德的乡镇企业家队伍,再好的制度与机制也无异于海市蜃楼。我国乡镇企业经营者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些乡镇企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生产经营中存在着不少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有的经营者把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立在牺牲周围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有的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违反有关劳动法规雇佣童工,侵害职工权益;有的经营者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损公肥私或化工为私;有的经营者公开指使企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或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2.不利于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在初期,尽管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特别是文化技术素质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但是有国家及地方的优惠政策,市场上的竞争者较少,大部分产品为卖方市场,外部环境有利;以市场为导向的内部运行机制灵活,所以它很快占领市场并逐步发展壮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给予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外国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大部分产品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乡镇企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增强竞争力,必须改变原来的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额;以创名牌产品为手段吸引资金,组建“航空母舰”,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以国内市场为根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掌握了现代管理手段、善于管理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型人才,有赖于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并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和市场营销水平较高的营销型人才。现阶段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远不符合其将来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由于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营销经验,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同构化特点;由于质量观念淡薄,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乡镇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一般比大中型企业低20个百分点,比中小型国有企业低10个百分点。小规模、低质量又直接导致企业的低效益、低积累,发展后劲不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因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而陷入了“小规模低质量——低效益——低(无)积累——发展后劲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要再现乡镇企业辉煌,必须彻底改变其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

      3.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因为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情况下,我国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最终取决于农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在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来,我们仍要通过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且要重视乡镇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其劳动人事用工方面的改革,全面提高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否则,不利于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现代化的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