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即使在国家经济、金融市场处于调整期的“八五”、“九五”期间,中国乡镇企业仍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共有2015万个,比1996年降低了13.7%;199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740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7.4%;1997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15037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9.1%;1997年实现净利润总额4355亿元,上缴税金1526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12.1%和6.2%。虽然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但是其总体的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改造、规模的扩大速度却较慢。因此,其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增长,一些资源开发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据1996 年~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以1995年为基准年)”,全国乡镇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达59.1亿 t/a,其中COD达611.3万 t/a,SS达749.5万 t /a;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441.1万 t/a,烟尘排放量849.5万 t/a;工业粉尘1325.3万 t/a;固体废物年产生量3.8亿t,其中年排放量1.8亿t。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23.9%~88.7%。[1] 根据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在今后的数年或者数十年内,乡镇企业仍然需要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而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消耗自然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和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如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发展,也就达不到以较高速度发展的目标。在局部地区已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确保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本文要提出讨论的问题所在。 2 中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正式提出来的。中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中也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即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由上可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其次是可持续,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持续。中国需要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7%和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0.3%,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3%。[4]“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20万人, 对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九五”期间鉴于全国的市场、经济形势,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降低,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与国有企业相比,乡镇企业的情况要好得多。 国家在制订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的同时, 就要求乡镇企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要达到18%,否则将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增长计划的完成。可见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保证。因此中国乡镇企业是一定要继续发展的,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乡镇企业来说,由于全国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协调发展与可持续的问题上应有所区别。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证可持续性,甚至在短期内考虑牺牲一部分发展来保证可持续性;而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短期内发展是重点,但要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3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 任何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其发展特点的影响,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例外。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3]是: (1)乡镇企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大。从乡镇企业60 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看,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国家和地方政策影响很大。 (2)市场经济体制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乡镇企业的经营比较灵活,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占了“便宜”,发展才如此迅速。 (3)乡镇企业发展地区差别悬殊。 (4)企业规模悬殊。规模大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可达几十亿元, 规模小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只有几千元。 (5)企业分布散而极不平衡。全国广大农村到处都有乡镇企业, 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周围。 (6)工艺技术总体落后且参差不齐。乡镇企业中,有的企业, 尤其是东部地区的一些大中型乡镇企业拥有90年代最先进的工艺、设备;而1996年国家限令关停的“十五小”,大多数都是采用原始落后的工艺、设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冶炼企业。 (7)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每2个乡村级企业只有1个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 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许多企业内部脏、乱、差,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严重。 (8)资金缺乏。 (9)企业劳动力廉价、劳保福利负担轻, 没有像国有老企业沉重的劳保福利包袱,有利于其发展。 4 影响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其发展特点有很大关系,也可以说是其发展特点带来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3] 4.1 超高速发展引起多方面不甚协调 (1)产值指标层层加码,导致忽视效益和环境。 (2)追求高速度,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造成高物耗、低效益。 (3)为解决温饱而“暂时”牺牲环境。 一些地方政府允许采用投入低的落后工艺和简陋设备、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发展乡镇企业,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破坏和局部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生态破坏。 4.2 乡镇企业自身特点造成不利影响 (1)平均规模小,投入大产出小, 单位产品的排污量较大但总量又较小,造成污染治理的不经济性。 (2)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简陋。 (3)资金短缺,无力进行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和污染治理。 (4)行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比例偏高。 (5)污染源多、面广,并且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 不易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