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把什么样的发展格局带进下世纪

作 者:
张军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报

内容提要:

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仍将是乡镇企业应该采用的主要生产技术之一 劳动生产技术使用从低到高的转换是必然过程 产业重组与企业技术构成的提升密不可分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我国告别短缺经济,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全面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已经表明我国经济成长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并预示着我国经济将进入下一轮成长周期前的结构性调整阶段。把一个什么样的乡镇企业发展格局带入21世纪,或者说乡镇企业在21世纪能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经济成长格局的塑造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问题。

      我国乡镇企业在市场有效需求急速膨胀和总量供给不足的双重推动下,经过20年长足发展,形成了2014.9万家企业和16051 亿元的固定资产规模,乡镇企业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也应该看到,靠技术平面扩张和产品简单模仿的方式,走小规模企业和低技术装备水平的外延型扩张道路,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对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支持未来乡镇企业持续高速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技术支持体系。技术构成的提高,将成为乡镇企业进入下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前成长格局重塑中的核心内容。

      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乡镇企业应该采用的主要生产技术之一,这是由我国农村存在近乎无限供给状态的剩余劳动力条件决定的,同时,也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需要反映。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依靠对一般生产技术的平面扩张,即模仿、吸收和消化,可以使乡镇企业实现较高速度的发展,而一旦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或者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光有模仿、吸收和消化,没有提高的生产技术立体扩张,则很难保持生产和经济持续的增长。

      劳动生产技术使用从低到高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我国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水平,从1987年的1412元提高到1996年的11882元,表明乡镇企业发展正处在这一转换阶段。 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将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的扩展,以及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进行的产业重组。通过对乡镇企业资本存量整合,即剥离企业不良资产和将优良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在重组基础上实现企业资本规模扩张,从而达到提升乡镇企业技术构成目的的方法,解决当前乡镇企业技术构成不高的问题,这也是未来乡镇企业发展格局重塑中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要为大多数乡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或通过证券市场完成资产重组创造条件,如国家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上市的证券市场,允许更多的乡镇企业上市。

      产业重组与乡镇企业技术构成的提升密不可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规模较大和实力较雄厚的乡镇企业,因具备科研开发和产品创新功能,市场发展前景较好。而对大多数采用简单加工生产技术、且不具备科研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又较小的乡镇企业来说,将面临来自市场方面强大竞争压力,因而客观上存在发展方式重新定位的问题。

      选择与科研开发和产品创新功能强大的企业联合,是提高大多数乡镇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分工的要求。把这类企业生产能力融入具有龙头性质的企业生产过程的最好方式,是在这两类企业之间实行生产过程重组。由技术构成提高引起的产业重组,正像目前全球出现的企业合并浪潮一样,将会出现在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一段时期。对此,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需要从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高度来正确认识和推动乡镇企业的合并。

      综上所述,未来乡镇企业成长格局,一定是以生产力成长与发展为基础,讲求成长质量、结构均衡、以及突出技术对成长的贡献作用的一种成长格局。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和体制选择在未来乡镇企业成长过程中,被赋予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20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以及当前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的攻坚时期,未来乡镇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奇迹必将是从这种选择中产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