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作 者:
郑璇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状与特点

      建立经济特区之初,深圳市乡镇企业基础十分薄弱。1979年,我市乡镇企业只有648家,从业人员7223人,年总收入仅为2940万元。1997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达到12154家,其中集体企业8295家,私营企业3859家,从业人数109.5万人,总产值231.9亿元,总收入192.3亿元,是1979年的654倍,上缴国家税金6.9亿元,税后利润27.2亿元。

      从总体上,深圳市乡镇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1997年,全市“三来一补”企业6814家,“三资企业”818家,分别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56.1%和6.7%。近20年来,宝安、龙岗区累计“三来一补”投资39.5亿美元,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11.67亿美元,为农村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份额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大,在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占1.4%,第二产业占92.6%,第三产业占6%,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但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从所有制看,集体企业占大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据1997年末统计,全市12154家企业,集体企业8295家,产值215.2亿元,私营企业3859家,产值16.7亿,分别占总产值的92.8%和7.2%。在集体企业中,包括“三来一补”、“三资”、内联、自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第四,自营企业逐步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近几年来,很多镇村开始兴办自营企业。到1997年底,全市办起自营企业663家,自营企业产值22.35亿元。涌现了一批成功的自营企业典型。如宝安的火王燃器具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龙岗的新光电电容器公司和比亚迪公司被认定为我市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增强了镇村经济发展后劲。但就总体而言,我市自营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自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所占比重很小,缺乏主导产业,未形成拳头产品;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骨干,产值超亿元的大中型企业只有8家。

      第五,乡镇企业发展很不平衡。1997年我市乡镇企业产值最高的镇是沙井镇32.50亿元,最低的是南澳镇8293万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9:1,这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镇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些镇才刚刚起步。自营企业也是这样,大部分行政村自营企业是空白。

      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1、巩固发展“三来一补”。就宝安、龙岗两区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看,仍处在通过资金原始积累,积极培育自己的产业基础的过渡阶段。“三来一补”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弥补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短处,仍是利用外资的一条途径。因此,要继续巩固、提高、优化发展“三来一补”。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今后,要择优发展,逐步提高“三来一补”的档次。近期,我们要抓住我国货币稳定和国家实施有关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政策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借此机会优化产业结构。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深圳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缘优势,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以商贸大市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大市场、大流通带动大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我市有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也有服装、皮革、玩具等加工业的基础,可以从中确定主导行业,关键是要形成规模,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外引内联,发展混合经济。其一,要积极发展自营企业及我方控股的合资合作,内联企业,形成自己的产业和产品;其二,镇村企业要打破社区、所有制界限,向有前途的优势企业参股经营,以获取稳定的投资回报。其三,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加快经济结构和转型提高。其四,因势利导大力鼓励发展机制活、适应性强、见效快的私营经济,为其创造更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