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保江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原文出处:
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在中国农村巨大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下,发展乡镇企业被主流观点看成是这种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因为城镇部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量中,大约只有12%的劳动力转移到各类城镇部门,而约有88%的劳动力是在农村工业、商业及服务部门实现就业转移的。因此,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点放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上(陈吉元,1994)。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农村乡镇企业的“大推进”式扩展已近极限,原有模式的“离土不离乡”对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愈来愈小(陈东琪,1995)。或者说,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已无法完成今后数以亿计且不断增加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应该走城市开发转移的新途径(吴晓华,1993)。这两类观点也都力图用各种理由来论证自己的主张。本文并不想与这些观点商榷什么,只是想对这些观点失之偏颇的地方做一些补证。

      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的实证

      1.基本假定:提出问题 中国经济作为典型的“劳动剩余经济”(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分析其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问题,首先应有三个假定前提:

      假定Ⅰ:农业对剩余劳动力有绝对的推力和排斥力。在存在近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无论如何“加强对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王凤山,1994),农业自身只能吸纳极小比例。

      假定Ⅱ: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有绝对强的拉力。所谓“绝对强的拉力”,就是指在乡镇企业就业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乡镇企业也能对劳动力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假定Ⅲ:资本(K)积累是吸纳劳动力(L)的基础。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增长率依赖于乡镇企业资产规模与资产增长率。在这里,用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及增长率来近似表示资本规模及增长率。

      根据上述假定,利用1978-1993年中国乡镇企业职工就业人数及固定资产原值资料,实证分析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与固定资产原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动和离异趋势,(见表1、图1)。

      表1 1978-1993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与固定资产原值的变动

      年份 职工人数 环比增长率 固定资产原值 环比增长率 固定资产原值与职工人数

       (万人)(%)(亿元) (%)

      增长率差(百分点)

      1978

      2826.6 -229.6- -

      1979

      2909.3 2.9 269.717.5

      14.6

      1980

      1999.7 3.1 326.321.0

      16.9

      1981

      2969.6 -2.1 375.515.1

      17.2

      1982

      3112.9 4.8 429.314.3

      9.5

      1983

      3234.6 3.9 475.610.1

      6.2

      1984

      5208.2 61.0709.849.2

      -11.8

      1985

      6979.0 34.0910.028.2

      -5.8

      1986

      7937.1 13.7946.74.0-9.7

      1987

      8776.3 10.71597.7

      68.8

      58.1

      1988

      9545.5 8.8 2098.7

      31.3

      22.5

      1989

      9366.8 -0.22499.6

      19.1

      19.3

      1990

      9264.8 -0.12980.5

      19.2

      19.3

      1991

      9609.1

      3.13385.2

      13.4

      10.3

      1992

      10600.0 10.3

      4512.2

      33.4

      23.1

      1993

      11200.0 5.76015.2

      33.2

      27.5

      图1 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与固定资产原值变动差异

      

      表1和图1显示的固定资产原值(资本)增长率与就业量增长率之间的变动与离异的程度表明:1978-1983年期间,是中国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起步和准备阶段。其特征是资本积累增长快于就业量的增长,平均增长率差为近1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乡镇企业发展正处在购置设备、修建厂房,进行“外延性”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广大农民尚未摆脱“以农为本”的生产经营行为模式,也尚未认识到乡镇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比较了到乡镇企业“带风险性”就业的预期收入与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稳定的收入(虽然很低)的前提下,大多数农民并未象现在这样积极到乡镇企业去就业,但总的来讲,就业量是随资本投资的扩大而呈递增之势。从1984年至1986年,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增长率开始高于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二者增长率平均相差9个百分点。说明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极大的吸纳力,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可以吸纳比以前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也说明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良好趋势的诱惑,人们开始离开土地,或就业于当地乡镇企业,或走南闯北就业于异地他乡。然而从1987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增长率又落后于固定资产增长率,二者平均增长率差竟高达26个百分点,而且乡镇企业就业量增长率越来越低,后期接近于零增长(1989、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等原因为负增长),虽然90年代初稍有回升,但趋于降低的趋势没有改变。并且,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与就业量增长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那么这种波动性增长差异拉大的趋势究竟说明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说明了中国乡镇企业已由量的扩张发展阶段开始向质的集约发展阶段转变,资本对劳动的吸纳力正在降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