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国外舆论对我国乡镇企业大惑不解,甚至“惊呼奇迹”。然而,目前乡镇企业人才素质、管理水平、技术装备诸多方面的劣势以及机制弱化等问题,已经明显地制约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去年不少地方出现了人才外流及亏损面扩大的倾向。我国乡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大竞争的角逐中,会不会成为“强弩之末势”?它将用什么新招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乡镇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一年,乡镇企业仅用短短的七年实现了产值由1千亿元到1万亿元的大跨越,而全国社会总产值实现同一跨越却用了漫长的31年。为什么被人称之为“乡办村办,破破烂烂”的乡镇企业,从“烧砖烧瓦捞河沙,轧花榨油弹棉花”起步,靠“泥腿子”当家,在技术、资金、原材料、电力、销售等全靠市场,甚至连人才也是议价的情况下,还要顶着各种社会非议和行业限制的压力,能够以仅占全国5%的信贷规模,创造出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伟绩,创造出7年相当于31年的“奇迹”,并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的瞩目。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乡镇企业将用什么新招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呢?那就是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企业管理理论创新建设,应该是乡镇企业再造优势,适应新世纪竞争的战略抉择。乡镇企业的成功实践已经走在理论的前面。有人说“乡企无管理”,这显然是无知和偏见;若说乡企无理论,那到是应该加快建设的。 乡镇企业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创新,至少提供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启迪: 市场导向 商品经济活动必须着眼于市场,商品离不开市场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切经济管理活动都应围绕市场来展开。多年来乡镇企业的成功与全民企业的困境,其根本区别就在这里。乡镇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机制,可以说都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机制为轴心或为基础的。离开市场机制,其它机制也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运作起来。 首先,经济活动以效益为中心,市场是实现生产目的的桥梁,是产品质量的检验站,是实现效益的前提与归宿。失去市场就失去一切。其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性与开放性。着眼于市场就要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竞争。没有竞争力不行,搞封闭性竞争也不行。大市场竞争,你不出去与人家竞争,人家也完全可能挤进来与你竞争。其三,市场竞争必须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市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竞争无情,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优”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汰“劣”取“胜”,就因为它包含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在整体上“优”于对方的内涵。 笔者八十年代初担任农村人民公社的领导工作,亲身投入改革和创办社队企业的实践;担任县经委领导时研究过全民企业的运行机制;在地、省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担任领导工作整整十年。“日间冗想夜间思”,反复琢磨,深有体会:乡镇企业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半壁江山”,并终将成燎原之势,胜利的主要法宝,就是市场导向的机制。 敢闯实干 田纪云同志说,乡镇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这是实事求是,千真万确的。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漫长历程中,有过五、六十年代社队企业的萌芽,七十年代的挫折,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使之“春风吹又生”。尤其是中央一九八四年四号文件的颁发,为改名后的乡镇企业实现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就管理的角度来看,真正促使乡镇企业实现连续超常发展的,除了市场导向的机制作用外,就要算敢闯实干的伟大实践。 一是敢闯。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风险对于市场竞争本是题中之义。但乡镇企业所冒的风险决不止于市场竞争含义中的风险。诸如“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不正之风的风源”等社会舆论之类的压力。但乡镇企业深知,事业的成功孕育在风险之中,怕担风险本身就要担永远贫穷落后的风险。乡镇企业用活改革开放的大政策,解放思想,依靠广大农民不安于贫困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内在原动力,发扬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独创精神,谱写出了闯荡市场经济的新篇章。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将欲言而嗫嚅,将欲行而趑趄,是决不可能有今天的大作为的。 二是实干。空谈误国误人民,实干兴邦兴事业。乡镇企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干”字当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第一”观点在乡镇企业发展史中的生动体现。苏州达胜皮鞋厂,开办时由木匠肖水根创办,尽管肖是经营皮鞋方面的外行,但他不信神,不怕邪,敢闯新行当,依靠科技,探索与创新管理,终于成为全国500家优秀企业之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高兴地称赞该厂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一个标本。企业改革也是如此。我省乡镇企业一九九二年开始股份合作制改造工作时,有关部门偏重规范,而我们经过调查,坚持“干”字当头,尊重企业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主张放手发展,大胆探索,边发展边完善,先实践后规范。这样,既没有束缚群众的手脚,又加快了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步伐。使我省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的面达到50%,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职工投入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乡村两级企业的发展后劲,提高了规模效益。据统计,到一九九四年底,乡村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达3.03万家,共吸纳股金33.8亿元。去年乡村企业销售收入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6%;乡村企业完成利税达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无数生动的事例证明,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冲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迎着困难上,敢闯敢冒,“干”字当头,成功就在其中。倘若畏首畏尾或坐而论道,必然一事无成。苦熬不如苦干。大干小难,小干大难,不干最难,苦干不难。这就是乡镇企业的成功哲学——“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