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研究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问题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已步入正常运转状态。作为经济改革前哨阵地的中国农村,又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明显暴露出来,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大批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制约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带来日趋严重的“民工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设法加快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体、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支柱的乡镇企业,其发展总体态势固然良好,但一些问题和不足也露端倪:布局较为分散、企业规模偏小,使得乡镇企业的作用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发挥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影响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大部分乡镇工业未能很好地接受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成为整个工业经济运行的有机环节,反而与城市工业严重“同构”(结构相似系数在0.8左右)。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和问题,已经不可能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需要超越农村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协调完善才能解决。正是因为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的建设能够起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促进乡镇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克服乡镇企业的封闭性、分散性、重复性,改善乡镇企业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状况,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促进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等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既是客观现实的紧迫要求,又是关系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很有必要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李鹏总理早在1992年10月28日召开的中国投资环境国际讨论会上曾明确指出:“中国现在还有八亿多农民在农村,中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可能把半数人口集中到城市里去。我们注意到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不能重复已有的教训,要积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我国乡镇企业要走集中发展的道路。今后乡镇企业不可避免地、逐步向农村集镇集中,从而带动一大批农村集镇兴起和发展。”李鹏总理的讲话是对乡镇企业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重要作用的基本概括。 二、我国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有农村小城镇5万多个,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的各种乡镇工业小区近4万个。这些数以万计、星罗棋布的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是农村商品的集散地,连接着城乡两个市场,在城乡商品流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已经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大基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支持,它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乡镇企业发展正从量到质发生飞跃。目前,乡镇企业超亿元的小城镇已有5467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0%左右;同时它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蓄水池”,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分流,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和冲击。据测算,小区和小城镇内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等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5和50个百分点。 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还为农民带来了城市文化,丰富和活跃了九亿农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因此,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正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对周围农村乃至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的综合水平还很低,发展还很不足,东、中、西部分布还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内集聚的非农产业少,缺乏非农产业的支持。最突出的是全国乡镇企业的80%仍然分布在自然村落,12%分布在小集镇,只有8%分布在各类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里。二是人口少、面积小。小城镇的总人口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5%,全国一个小集镇的平均人口在2000人左右,平均面积只有0.4平方公里左右。三是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非农产业的支持,聚居人口过少,小城镇难以繁荣发展。四是面积、人口均占三分之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数量却少于东部。而中西部地区搞得比较好的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就更少。从全国50个东西合作示范小区的分布看,东部35个,占70%;中西部15个,只占30%,这还是在适当放宽了评选中西部示范小区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造成一系列后果:首先是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降低了就业的连锁效应,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有效地转移。现今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者的比例变成了工:农=8:2,但城乡人口比例却是3:9。其次是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分散格局十分明显,导致不少企业规模效益低下,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等等问题。 三、我国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体制原因: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方式将农业积累转化为工业积累,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较少,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陷于停滞,农民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工业吸纳农业劳力的能力又极其有限。所以农民无法从事非农产业,只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起而作,日落而归”的依赖土地的农耕生活。这就逐渐形成了“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粮食)”的二元经济结构。直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才得到农业外创业的自由,短短十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国家仍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不得已选择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办法,这样又形成了“市民住城镇、农民不进城镇”的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二元经济结构”已经突破,但“二元社会结构”则基本未作大的调整。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农村病”,即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小城镇建设缺乏规划,既非城镇居民,又非专门从事农业的城乡两栖离农人口大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