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淑枝 安徽机电学院社科部

原文出处:
中等城市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苏、安徽同处沿江,共有一个政策,然而安徽沿江乡镇工业的发展却始终不能与高速运行着的江苏乡镇工业相媲美,原因何在?这是振兴安徽经济务必思索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差距突出

      我省沿江地区乡镇工业的经济发展,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江苏相比差距又十分突出。

      (一)乡镇工业产值。1992年沿江地区的非农产业总产值达211.2亿元,占全省的35.8%,非农产业的经济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7.8万元,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42.1万元,但明显低于江苏的平均水平300万元。如果从沿江地区非农产业结构与全省状况的比较(表1),该地区商、饮业所占的比例不仅大大低于江苏省(25.4%),而且低于本省平均水平(13.7%)。这表明沿江地区乡村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农村产业结构失衡,导致该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该地区商业、饮食业的从业比例为10.7%,与江苏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2个百分点①,致使大规模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的战略实现多倾向于第二产业,其后果乡镇工业发展承担不了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表1:沿江地区非农产业结构及与全省状况比较②(1992年)

       沿江 地区 全 省 沿江地区占

       产值(结构%)

      产值结构

      全省比例

      (亿元)(亿元) (%) (%)

      总产值 211.2 100.0 588.9100.035.8

      农村加工业 137.49 65.1 360.2 61.138.17

      农村建筑业

      33.58 15.9 90.6 15.437.70

      农村运输业

      20.49 9.7 57.5 9.835.63

      农村商饮业

      19.64 9.3 80.9 13.7 24.27

      ①资料来源:根据1992年全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②资料来源:根据1992年安徽省乡镇工业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二)乡镇工业的规模结构与布局。1992年沿江地区有乡办企业7792个,占企业总数的2.6%,村办企业18193个,占5.6%,乡村企业作为集体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占有优势,在非农产业发展中居主导地区。乡、村两类企业从业人员、总产值、工业产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6%、55.3%和6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8%、49.0%、52.8%。个体企业291113个,占企业总数89.2%,高出江苏沿江地区14.8个百分点。三资企业总数,全区只有58个,仅与江苏吴县的三资企业数相当。该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小,布局分散,外向型经济薄弱的特点。

      (三)乡镇工业物质技术基础。经过80年代的发展、积累,沿江地区的乡镇工业的物供技术基础逐年提高,企业专质也在不断提高。与80年代初相比,不少企业已进入较高的发展层次,无论是生产规模、设备拥有量、机电化生产程度都大大超过往年,无疑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大多数企业来说,基本上十几年如一日地使用淘汰的设备,工艺生产的状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少数企业虽拥有一些先进技术设备,但因自身“消化不良”而无法形成新的生产力。致使该地区乡镇企业产品档次不高,多数仍是五型(劳动密集型、资源粗放型、半成品初加工型、高能耗型、资金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沿江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难以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二、战略转移

      实践证明,乡镇工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沿江地区又是全省经济的“龙头”。9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表明,沿江乡镇工业必须升级转型、向更高层次跃迁,而国际化经营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为此必须首先设计沿江乡镇工业发展战略。

      (一)立足市场,求生存与发展。

      14年来,沿江地区的乡镇工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得益于地方特别是乡镇基层政府的保护与支持;得益于传统计划体制对国有企业的严重束缚;得益于国家对“舶来品”的限制。无论是地区性的保护措施或传统的体制还是限制性的外贸政策都与市场经济的法制相悖。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必将取代狭隘的地域分割的市场,公平、激烈的竞争将会取代一切行政性的保护与限制。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今后沿江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务必由依靠社区发展的模式向依靠市场发展的模式转型,这一转型也正是该地区乡镇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条件。

      (二)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资产增值的发展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八十年代初我国乡镇工业是在坚持“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就地吸收劳动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依靠社区发展、又服务于社区”的特征,以吸收本地过剩农业劳动力为主要目标,实质上是一种放大的自然经济模式。其运作的后果必然是严重阻碍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更不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组合,严重妨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目标由就地转移劳动力为主转向资产增值为主,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