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溧阳经济的发展步伐,溧阳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为动力,确立了“四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稳定农业、发展副业、振兴商业,主攻工业的工作思路,实行了重点抓、抓重点的工作方法,通过抓重点乡镇来带动一般乡镇,做好面上工作,这无疑是对经济落差乡镇的巨大压力。所谓经济落差乡镇,就我们溧阳来说,是指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的经济落后地区。其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发达乡镇,农业在区域经济中仍占很大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找准和消除影响这些落差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正确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整个溧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落差的主要成因 经济落差的主要成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地处偏僻,交通落后。交通、通讯、能源,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又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证。然而,经济落差乡镇,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脆弱,投入到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的建设资金极少,导致基础设施落后,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如我市殷桥、河心、平桥、汤桥、横涧、前马、永和、大溪等乡镇不仅地处偏僻,远离县城,而且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不平、电话不灵、水电常停”是这些地区的生动写照。从殷桥、河心、河口、平桥等地到溧阳市区办事,来回就需3小时左右。市郊各乡镇及新昌、周城、强埠等近城乡镇开通了全国自动直拨电话可随时方便地与全国各地联络,甚至可直通国外。而永和、横涧等偏远乡镇有时同溧阳通一次电话,甚至需花整整一天时间;邮政通信也是频次少,服务网点少,投递时间无保证。此外,信息服务难到位,往往是“买了电视机,能看到中央台,难看到溧阳台。”供电等能源缺乏,这些乡镇的工业生产相当一部分要靠柴油机发电。……这些状况严重影响经济信息的传播和经济交往的畅通,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思想禁锢、包袱沉重,资金短缺,后劲不足。一是地区性文化素质较低,商品经济意识较差,没有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又对客观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经济落差乡镇领导往往是强调客观困难多,而忽视或放松了主观能动作用,满足于“小步渐进,小富即安”。个别乡镇的少数干部危机感不强。开拓不足,“窝里凶”,甚至“窝里斗”,到了外边,却门路摸不到,项目谈不到,资金引不到,人才请不到,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等待观望中坐失发展良机。二是干部频繁变动,缺乏长期打算。一任书一个调,各有各的新套套。班子一换,规划就变,“一个师傅一把尺”,往往造成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决策持怀疑态度,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党委的决策号召只能作为参考,权威性和严肃性大为下降,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发展。三是少数干部不善管理善捞钱。由于少数乡村干部缺乏办企业的实践,对一些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的“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现象,没能采取得力措施,致使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前办后垮;一些:“穷庙富方丈”没有得到应有惩处,挫伤干群办企业的积极性,“谈工色变”。四是“养鸡不足,取蛋过急”。不仅阉割了企业正常的积累发展机制还引发了“供债上交”现象。既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转和发展,使企业负债经营包袱越背越重,又影响了企业借贷的信誉和能力。五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后劲乏力。没有投入就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经济发达乡镇十分重视加大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周城镇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组建金山集团,积聚资金稿投入,形成了年产3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产值连续二年翻番,今年又投入1亿元,与美国科利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了华东地区第一家特种水泥厂;农副业也组建二个有限现任公司和一个股份合作制特种养殖基地,农副业产值向1亿元目标迈进。强埠酚醛塑料厂三个投入1200余万元,产值边年翻番,由1991年2500万元产值的工厂,一跃为今年实现产值1.5亿元的市重点骨干企业。南渡庆丰化工厂年年大投入,年年大发展,由一个1987年建厂时的近1000万元产值企业,今年可实现亿的突破。马垫乡、周城镇靠不断投入,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预计今年工业产值仍可翻番。目前,全市已形成20个企业集团(其中省级三个,地市级5个),118家有限责任公司,414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股金总额达56805万元,靠的就是不断投入,形成规模,增强后劲。相比之下,经济落差乡镇既没有足够的资金又缺乏这种投入意识,常常是围着小化工、小砖瓦、小毛纺、小轧钢、小加工等行业做文章,没有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缓慢,也就不可能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积累基金。由于没有大量初始资金投入,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甚少,经济落差乡镇中最大的企业产值也只是在1000万元左右徘徊,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差,加速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只能停留在靠银行扶的水平上。 (三)人才紧缺,管理低下。经济落差乡镇发展滞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缺乏人才。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专门人才6000余人,但绝大部分集中于城区。而经济落差乡镇则人才奇缺,尤其是管理人才更是廖廖无几,由于条件差、报酬低,引才留才也困难。发展乡镇企业,着急是靠人、用人,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能人经济,选好用好一个人,能够造福一方;选差、用错一个人,往往危极四方。此外,人才随意流动的种种弊端,利益分配上的脑体倒挂,用人上的任人唯亲或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好不如干差、干了不如不干、赏罚不明等,严重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败坏党风、社会风气一个重要因素。 二 加快落差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市落差乡镇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经济发展步子还很小,与发达乡镇的差距越拉越大,为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尽快降低和消除乡镇经济落差,必须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转变观念,大胆解放思想 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落后与先进的差距,往往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认识跟不上形势,领导落后于群众,这是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振兴乡级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要乡镇领导牢固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思维方式、领导方法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首先,要有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两军对垒、勇者胜”。市场经济竞争与对阵作战一样,旺盛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是后进赶超先进的关键。丹徒县龙山村1987年前是全县最穷的村之一,地处偏僻、交通落后、穷山恶水、信息封闭、人均收入只有300元左右。从1988年的工业产值138万元,到今年产值将跃过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外贸出口额突破9亿元,在镇江市一举夺魁,成为全国一颗闪烁的“明珠”,主要原因之一,靠的就是近几年敢为人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溧阳市周城镇也曾一度经济发展缓慢,村级干部象走马灯式的调换,工业、农业、计划生育严重滑坡。1989年以来,正由于该镇党政领导的敢为人先精神。承认落后,自强不息,一跃为溧阳市“双文明先进单位”;竹箦镇发扬老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革命传统,跻身于全市先进行列,成为茅山老区双亿元乡镇。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特别是市场经济竞争的海洋中,你不积极开拓,你不努力拼搏,你不敢为人先,你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被竞争的浪涛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