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增长、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这三者互为联系、相互依存。特别是数量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都与结构调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十几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正成为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最近几年却陷入低速发展的徘徊阶段,且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究其原因,除缺乏区位优势,基础比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外,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与失衡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西部地区还没有制定出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与规划。本文试图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现状出发,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992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三次产业构成表 项目 企业数 劳动力 总产值 总收入 万个 比重(%) 万个 比重(%) 亿元 比重(%) 亿元 比重(%) 总计 275.17 100 847.89 100 531.52 100 459.71 100 第一产业2.100.76 20.402.40 8.941.68 7.36 1.6 第二产业 95.32 34.08 536.86 61.31 359.69 67.67 298.7564.99 第三产业 177.75 65.16 290.63 36.29 162.88 30.65 153.6033.41 一、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是按地理区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准来划分的,包括甘肃、宁夏、云南、新疆、广西、青海、贵州、西藏、内蒙古和海南共10个经济较不发达的省、区。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政府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难、文教科技事业落后等属性,构成该地区贫困的总体特征。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自然社会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日渐形成本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现状。 1.1 产业构成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第一次产业所占份额很轻,第三次产业发展迅速。 乡镇企业的第一次产业指企业化经营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企业。就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份额居重,但从乡镇企业产业构成来看,其比例很小,从表中看,其产值仅占1.68%,反映出该地区农业的规模化、企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水平很低,仍停留在落后的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 乡镇企业的第二次产业包括众多的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和采掘业,也可称乡镇工业。从上表看,1992年第二次产业从业人数、总产值、总收入均占三次产业总和的60%以上。但均低于相应的全国水平,差距依次是9.2%、4.4%、4.1%,更低于东部地区。从某方面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乡镇工业的不发达,而其乡镇工业就生产结构和布局来看,呈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由于西部地区城乡隔绝,地区分割,导致乡镇工业部门结构畸形,不同地区企业结构以及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结构双向趋同,形成同类种群同向高速增长的“拥挤效应”,并呈现出低水平、平面式散布的数量扩张态势,造成过度竞争局面,使乡镇企业经济环境和市场日益恶化。 第二,乡镇企业发展与地方优势偏置分离,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名、优、特、新产品少,市场占有能力差。另一方面是“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不明显,产业加工链条短,带动系数小,粗加工多,精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 第三,乡镇企业之间以及城乡工业之间各自为阵,横向粘合度低,“小而全”的现象突出,企业组织结构低度化,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造成企业经营中外在的不经济。 乡镇企业第三次产业主要指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一、二次产业发展拉动下,近几年来成长迅速,增长较快。据统计,1992年这一产业占西部地区国民收入的14.37%,占社会总产值的21.55%;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90多万人,占该地区乡镇企业劳动力总人数的36.29%。但与东部地区的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差距,表现为经营门类少,产业覆盖面窄,产业产值上升比例与劳动力增长比例不同步等问题。另外由于一、二次产业低度发展,感应效果弱,导致第三次产业需求不足,加之农户思想开放度低,因此,未能对第三次产业的加速增长形成强烈的内在冲力和外在拉力,致使其发展仍停留在“副业”水平。 1.2 区域型、自然资源单一利用型产业居多,外向型、综合开发利用型产业发展不足。西部地区受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制约,多采用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或“半就地”区域资源开发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开西部地区技术信息、资金等不足的障碍,且风险小,平稳度高,是目前立足西部地区实情的一种现实选择。但该开发模式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销售市场狭窄。相反地,综合型、配套型大跨度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群体产业很少,企业组织结构低度化,造成资源利用和规模经营的双向利益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