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过程开始之前,乡镇是农业、手工业这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一统开下。当工业化在县城一级开始之后,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仅仅存在于县办企业——地方国营企业之中,它是国家直接投资的结果。这使中国工业化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行进,对改变全社会经济面貌的影响十分有限。从“社队企业”的萌芽,到乡镇企业的兴起,中国广大乡村、小城镇逐步卷入工业化过程中。但它不是国家直接投资的结果,而是现代产业的生产要素源(主要是国营企业),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设备的转产,技术、管理知识的扩散,产品、零部件和生产劳务的分包,使现代产业在乡镇复制出来的结果。现代产业向乡镇的扩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涉及到人们一般提到的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小城镇里的城镇集体企业发展问题。为简便起见,本文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存而不论,只以提到乡镇企业为限。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产业的集中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归结为现代产业扩散和简单商品经济的恢复两方面。在这两条途径上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就在技术起点、经济组织的规范化、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上大不一样。靠恢复简单商品经济而发展的乡镇企业很快就面临市场饱和、缺少发展的生产空间,就象手工织布敌不过机器大工业的织布一样,这类乡镇企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竞争中被挤出市场,随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靠传统生产技术制作出来的产品不再为市场所需要。这些乡镇企业只能留在国民经济的某些空隙里,生存于机器大工业不愿涉及、不能进入的少数生产空间,起着经济上的填补作用。 在现代产业扩散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则有可能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不断壮大。有的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方面比之大中型国有企业而毫不逊色。有的在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上已发挥了作用。沿海地区这类乡镇企业有的已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直至从事跨国经营。 还有不少乡镇企业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因为现代产业的生产要素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原来的传统生产和手工技术中,一些生产环节已运用了机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必须作相应的改变,要把从简单商品经济恢复中产生的名为乡镇“企业”实为作坊的生产组织,经过转型脱胎,接受现代产业经营方式的改造,才有生存的依托与发展的后劲。 现代产业向乡镇的扩散首先是分散型扩散。在这类扩散中,原来存在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现代产业生产要素是零星地扩散到乡镇中去的。扩散状态可以这样描述:人才资源靠个人流动来到乡镇企业,管理技术知识靠社会生活的变动为乡镇企业模仿学习,工业设备靠分散残缺的市场交易进行,技术的扩散通过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偶然协作和商业交易来实现。扩散中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个人流动。从事现代产业的劳动者可以说是创办乡镇企业的第一要素。有了掌握现代产业基本生产技能的内行人,也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管理、技术知识,有了运用资金、购买设备、获取技术资料的能力。 可以看出,分散型扩散得以进行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这些前提条件是:(1)在集体经济作为唯一经营方式的时期已经办起了“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它们在为农业服务和对国营经济拾遗补缺的情况下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接受国营企事业单位所“逸出”的人才资源的基地。(2)靠近城市,农业发达,城乡生活状况的差距不是过于悬殊。这样,国营企事业单位的退职退休人员,由于政治运动或其他社会原因在原单位无用武之地的技术人才,“星期天工程师”,就得以下乡回乡为乡镇企业出力。(3)作为长期有劳动力流动习惯的农村,一些在城市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农民或小城镇居民,把现代产业的生产技术运用到自己家乡的企业中。有了这个基础,临时工、合同工制度都有利于培养乡镇企业的内行人。(4)已经举办乡镇企业的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自我扩散的作用。甲地乡镇企业的学徒到乙地就成了师傅。 上述条件,只要具备一两条,就可以通过现代产业的分散型扩散来发展乡镇企业。但这些条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具备的,特别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没有一项条件沾边。面临全国各地农村靠乡镇企业致富的诱人前景,这些地方不得不以行政力量来组织办乡镇企业,千方百计筹资上项目。但他们很快就会限于窘境。我们来看看新疆昌吉州阜康县有关的调查是怎么说的: “调查表明,各地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普遍感到:一是选项目困难,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内地考察、摸索,即使这样选择的项目,仍感到心中无底;二是选完项目后,对项目设计、选购设备、厂区布局、厂房建设、职工培训等事项也感到困难。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创办乡镇企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难。”(参见《新疆社会经济》1991年第一期55~66页)这是经济不发达农村的最大问题。 如果我们不是光看乡镇企业办成功的地方的经验,而是冷静地看那些乡镇企业办不成功的地方的教训,可以断言,靠分散型人才扩散的“星星之火”,难以形成大面积的改变乡镇企业人才奇缺局面的“燎原之势”。许多地方乡镇企业创业缺少人才,办起的往往是非现代化的、在组织上技术上都不合格的、不长命的企业。已经创办成功、已有若干年发展史的乡镇企业,也由于缺乏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的人才,难以开发高档次产品,难以用新技术设备替换老化陈旧的设备,难以实行规范的产品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进行标准化。 因此,现代产业向乡镇扩散必须走“宽行道”,不能依靠分散型产业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