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如何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要选准一条适应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文安县在发展实践中矢志不渝地实施优势牵动战略,使乡镇企业始终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认准县情,发挥固有优势,实现率先发展 我们文安县是华北平原中部的一个平原县,头枕京津,背倚渤海湾,为京津保沧廊五个大中城市所环抱,地理位置非常优越,106国道穿越县境,境内公路联网,交通发达,具有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认识县情、分析县情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趁势而上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决策,并进一步确立了“立足县情,利用京津,优势互补,全面推进”的发展战略。我们充分利用机制灵活、劳动力充足、土地众多等优势,逐步加快了与城市大工业合资、合作的步伐,不断把城市的第二产业拉到文安来,并相机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形成了城乡经济优势互补、交融发展的新格局,营造了自己的城郊型经济圈,使全县乡镇企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并抢先一步,在全省最早促成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迅速形成遍地开花之势。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三足鼎立之势时,文安乡镇企业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七五”期间,全县乡镇企业实现了5年增长10个亿的发展速度,并挤入河北省乡镇企业十强县行列。进入90年代后,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指导下,县委、县政府依据县情,进一步确立了“沿缘开放,南北呼应,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大了“发挥优势、借助京津、发展自我”的力度和广度,全方位加快了整个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步伐。到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5元,位居全省前列。 除地缘优势外,我县还有人际关系多、分布面广这一独特的人缘优势。一是文安县作为廊坊市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地区,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的老同志多,目前主要分布在京津两大城市,有的在党政部门已身居要职;二是下乡知青多,共计7000余人,目前多数工作在京津两大城市的经济领域,至今仍与文安父老乡亲保持着联系;三是国营农场多,与城市大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基础。为充分发挥这一人缘优势,加速乡镇企业发展,我们面向京津两大城市,深入开展了以大联合、大引进为主要内容的对内对外开放,先后出台了13个有关联合引进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性文件,共引进项目784项,引进人才1205人,引进资金2.2亿元,并直接或间接通过京津建立出口创汇企业42家,年出口创汇达7200万元。 二、因势利导,创造独特优势,培植经济增长点 如何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保持不衰的发展势头,我们在发挥固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创造独具本地特色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一方面及时抓住微观经济趋向,特别注重把乡镇企业发展中初露端倪、从当前看发展强劲、从长远看前景广阔的方面,着力加以培养,促其规模进一步壮大,优势进一步突出,发展进一步规范,培植牵动乡镇企业上台阶的增长点。一是根据小摊点众多、呈遍地开花之势的特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使其获得迅猛发展。我县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千军万马搞联络、千家万户办企业的局面。我们及时把握这一趋向,牢牢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分类指导、放手发展”的方针,不看成分看成果,不看比例看发展,采取造环境、活政策、强服务等措施,加快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总摊数迅速发展到2.4万摊,从业人员10万余人,产值、利润、税金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的70%。二是根据联户企业多的特点,大力发展股份合作企业。我县联合体企业占乡镇企业的20%,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据此,我们以转换企业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为目标,通过层层发动,制定政策,专项培训,抓好试点等多种方式,在乡镇企业大力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使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4471家,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四级企业中位居第一。三是把握企业摊点逐步集聚的趋向,从扩大规模效益的要求出发大力发展工业小区,使工业小区星罗棋布。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我县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分布的新格局。县委、县政府抓住时机,充分调动县、乡、村三方面积极性,大力兴建工业小区,通过科学规划、典型引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全县已形成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小区22个,这些工业小区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产品科技含量高,区域规模相对突出,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增强了乡镇企业整体竞争力。四是从解决产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的难点问题着眼,大力发展和不断规范专业市场,使十大专业市场繁荣兴旺。随着城郊型经济框架的逐步形成,县内出现十几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商品集散地。我们抓住这一新生事物,以市场为导向,以“以贸促工”为目的,大力兴建专业市场。通过实施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等“放水养鱼”政策,采取抓规范、搞服务、建设施、严管理等措施,使全县出现十大专业市场。其中工贸一体型的5个,纯交易型的5个,年成交额达3亿元以上,成为乡镇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渠道。五是紧紧抓住已显露优势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大力扶持,使八大优势行业各具特色。通过狠抓投入搞技改,强化技改增实力,突出发展了胶合板、电线电缆、地毯机绣、劳保手套、五金机械、塑料、建材、活动板房八大重点行业,使其优势进一步明显,规模进一步壮大,成为全县乡镇企业的骨干行业。六是为实现重点突破、骨干促动,大力扶持发展重点乡镇村大户企业,使大户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针对乡镇企业中出现的一批发展快、规模大、效益比较突出的乡镇、村和企业,县委、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4868”工程,创建台柱子,实现重点突破,建成了产值超3亿元的乡镇4个,超5000万元的村8个,超2000万元的集体企业6个,超1000万元的个体企业8个,为整个乡镇企业的上规模、上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动作用和典型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