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小区:闽北农村城镇化的跳板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17年以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给闽北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强大的活力。9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25.4亿元,增长68.7%;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增长69.2%;出口交货值8.7亿元,增长67.5%;利税7亿元。乡镇企业总数已达72609个,增长27.5%;职工人数达347827,增长27.2%。94年工业小区总产值11.45亿元,工业小区总数已达到50个,平均每个县市有5个。进入小区的乡镇194个,现有工业小区面积4267亩,产值上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小区25个,占总数的50%。

      新生之路:朝集镇集结

      近年来,闽北各县市为了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集镇化的发展,开辟了许多乡镇工业小区,使乡镇工业小区逐渐城镇化。工业小区的建设已收到了较好的布局与聚集效益。顺昌浦上镇,走“小乡大集镇”的路子,这个不到2万人口的镇,集镇人口就聚集到1万多。他们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乡镇企业发展之路,就是乡镇企业不断朝集镇集结,在集镇兴办了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万泉坑工业区”,工业小区的不断完善,加速了集镇的全面发展。顺昌县,目前已建立了5个工业小区,产值达1亿元以上。建瓯市徐墩镇在205国道必经之地建立了“六大开发区”,在开发区中产值上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6家,全镇工业产值94年已突破一亿元,出口交货值820万元,利税930万元。象徐墩镇这样建立工业小区的乡镇,建瓯市还有7个,94年建瓯工业小区产值已突破2亿元。此外,闽北有的县市还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走“小县大城关”的路子,发展工业小区,同样取得了布局整体效益。顺昌县在316国道旁大兴土木建立工业小区,让小区沿着国道向石溪村延伸,既扩大了县城的范围,又加速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邵武市在离城不到一公里的316国道一侧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了近200亩的恒泰民营开发区,消化待业人员200多个。民营工业小区的建设,既筹措了创办开发区的资金,又解决了城市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浦城县把位于南浦盆地的4个乡镇连成一线,形成一个大县城的战略格局,同时围绕4个乡镇发展工业小区,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浦城94年已建立工业小区六个,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

      从闽北各县市发展工业小区看,围绕集镇建立乡镇工业小区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节约耕地,据分析,一般比分散办厂节约用地11%;二是可以节约投资。由于工业小区集中搞“五通一平”、“七通一平”,因此能节约投资13%;三是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工业小区,由于经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统一施工,因此整体结构合理,效果好,对外商的吸引力特别大;四是可以综合治理环境,建立工业小区,对工业“三废”进行统一治理,因此可以防止污染的扩大;五是可以加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据测算,闽北进入工业小区的乡镇企业与没有进入小区的企业相比,发展速度快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高出15个百分点。

      分散:难以化解的制约因素

      闽北农村集镇化的建设,工业小区的发展,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总量少。此外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造成闽北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脱节,致使乡镇企业在空间布局上高度分散化。1994年,全市共有72609个乡镇企业遍布在闽北各地,据统计平均每个行政村有25个企业,严重聚集不足。乡镇企业办在集镇的尚不足20%,80%以上分散在广阔的农村。由于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未能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致闽北农业人口215.7万,占全市人口的74.3%,仍然没有明显改变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过大的历史状况。

      乡镇企业这种“天女撒花”式的分散布局,无论对于乡镇企业本身还是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的进程,甚至对闽北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客观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现在许多乡镇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聚集规模,用于道路、管线、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投资重复,造成投资过大,明显增加了整体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了综合投入产出水平;二是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地处偏僻的自然村落,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市场信息闭塞、滞后,缺乏引进人才的吸引力,极大地削弱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布局过于分散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闽北乡镇企业职工人均占地已比国有企业人均占地高出近5倍,这不仅加剧了我市耕地资源不断下降的趋势,还不同程度地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四是由于闽北乡镇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聚集效益。造成乡镇企业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规模小、层次低,特别是速度与效益的比例失调,在持续高速发展中效益未能同步提高。94年,1-9月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比增103.6%,但税金只增长75.6%,利润增长65.1%,经济效益不能同步提高。此外,闽北第三产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2%,发展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工业小区未形成规模而难以形成规模需求所造成的。

      通往聚集效益的政策和措施选择

      为了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小区、农村集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市针对闽北乡镇企业布局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及乡镇企业整体上规模小、档次低、较分散,效益不明显等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提出在原有工业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兴建四条工业开发带,即南平库区(南平水南至樟湖镇)、南武路(南平黄墩至武夷山)、316国道(南平火车站至光泽)、浦赛路(浦城至政和镇前),在这四条开发带上围绕集镇建设50个工业小区,目前已在樟湖、太平、夏道、水南四个镇规划了17片,1700亩。到97年要有20个工业小区产值达亿元以上,使乡镇企业进一步正规化、区域化、规模化。围绕集镇建设工业小区,作为闽北农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发挥着联结镇村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从根本上将改变目前我市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使乡镇企业朝着聚集效益上发展。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工业小区,走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化”(生产市场化、发展产业化、建设城镇化)路子。从省内外以及闽北部分县市、乡镇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看,今后围绕集镇建立工业小区,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