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元”经济新格局,确保二次开发全面胜利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军 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 陈学富 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

原文出处:
农场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两年来,红五月农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按照九三农垦局的布署,结合本场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三元”经济的新格局。所谓“三元”经济,就是抓好“两高一优”农业,发展麦豆油经济;抓好立场、立队工业项目,发展工商运建服经济;抓好庭院开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践证明:“三元”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格局的基本形成,对红五月农场走出困境、振兴经济具有极大的意义。1994年这个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100万元,比前三年平均值增长17%,比1993年增长20%;全场人均收入1994年达1580元,比上年的988元增长59%;1994年利润突破1000万元,比上年的113万元翻了三番多。

      当前,垦区二次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确保二次开发全面胜利,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规划目标,有必要在总结两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构建“三元”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

      一、制定“三元”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建立“三元”经济模式的实质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调整结构主要指优 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劳动力结构、职工收益结构等。从红五月农场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看问题,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三元”经济发展战略,才能顺利达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一,从历史经验看。红五月农场有耕地17.6万亩,人均不足17亩。建场30多年来,这个场的职工一直把气力下在粮豆种植上,年复一年的奋斗,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农场经济脆弱,效益下降,包袱沉重,经济滑坡,如果继续沿着单一农业的道路走下去,势难接近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很显然,农场经济要稳步快速发展,就必须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振兴,重新构建起“三元”经济的新格局。

      第二,从实践效果看。这个农场在继续加强种值业的同时,把畜牧业作为先导产业,以“两牛一猪”为重点,特别是大力发展奶牛,已逐步形成“三元”(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科学饲养模式。现在农场场部地区已建起拥有40个专业奶牛户,共480头奶牛的示范新区,已有四个生产队建设起奶牛一条街,全场奶牛存栏数已发展到2250头,比1992年增长了158%。由于奶牛业的牵动,,农场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五月农场奶牛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证实了确立“三元”经济结构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第三,从深度开发需求看。正在启动的北大荒第二次开发实质上就是对资源、产业、市场的深层次开发,单靠种植业一元经济去搞深层次开发将是空中楼阁,只有对大农业、对二、三产业进行全面开发,才能实现二次开发的基本目标。红五月农场针对经济薄弱环节,对工商运建服企业转换了经营机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采取鼓励、引导、扶持的办法,建立服务体系,下大力气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发展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带动乳品工业、社会服务业,这就保证了二次开发的全方位展开。可以说,建立“三元”经济结构,是二次开发顺利启动并获得成功的前提。

      二、形成“三元”经济新格局的基本措施

      (一)转移劳力。这个农场虽然人多耕地少,但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建立“三元”经济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按资源开发的需求对劳动力重新配置。对种植业劳动力实行战略性转移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这是因为从耕地中分离出部分劳力并不降低种植业经济效益,只是增进新兴产业的效益,同时提高宏观效益;离土劳力从事其它业体经营,可以促进畜牧业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并大幅度增加职工收入。这个场1993年着手推进种植业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经过两年的努力,农业生产队由原来的16个减少为11个,农业职工由原来的2716人减少为361人,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劳力2300多人;离土劳力大批转移到养殖业、加工业或其它业体,保证了以奶牛为龙头的畜牧业和庭院经济的顺利发展,到1994年末全场奶牛存栏已达2250头。庭院经济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94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比1993年增长52%;从业人员(包括从事养殖业、小户种植业、外出经商和输出劳务)比1993年增加25%。庭院经济的发展,迅速地改变了农场的产业结构,1994年全场的种植业产值占64.3%,工商运建服产值占21.4%,庭院经济产值占14.3%。

      (二)加大投入。建立“三元”经济结构,必须在保证种植业这个基础产业继续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对二、三产业的投入,以促进各元经济的协调发展。1993年以来,这个场投入102万元对现有工副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工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上升到35.7%。对以奶牛为突破口的庭院经济两年共投入700多万元,为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农场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配备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外地聘请老技师来场指导,对上岗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目前全场奶牛专业户已发展到147户,户均养牛达6头,全场庭院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层楼的好局面。

      (三)建设“基地”。即为了确立“三元”经济模式,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示范基地,以基地带“龙头”,基地连农户,逐步形成种养加、供产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新格局。目前红五月农场已初步建立起奶牛、生猪、养鱼、蔬菜、肉牛、木耳、肉鸡、种子八个基地,奶牛新区,养猪一条街的集约经营优势和科技示范作用正在发挥出来。

      三、建立适应“三元”经济格局的新体制

      (一)改革领导体制。为尽快形成“三元”经济发展模式,红五月农场实行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移,取消了某些行政科室,成立了四大经营性公司,即农业总公司、庭院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畜牧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农业总公司分管11个农业生产队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单位;工贸总公司分管工商运建服企业;畜牧总公司负责全场猪、鹿、禽的发展及奶牛基地建设;庭院总公司分管5个整建制生产队的家庭农场和其它个体经营单位,扶持分离人员发展庭院经济。各公司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实行人员、机构、责权利三配套,公司总经理均由副场级领导担任,个人收入与公司的发展指标、效益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这样的领导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