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今天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但是,这一科学结论的得出,却是长期以来人类认识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探索和斗争的结果。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经历了长期激烈的论争。不同的哲学流派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哲学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西方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论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讨论二十一周年的今天,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原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哲学的童年时代。在哲学童年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哲学家们总是把自己的哲学理论看作是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是真理和智慧的标志。在对真理和真理的标准进行探索回答时,充满着激烈的论战,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认识理论,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唯物主义者力图按照自然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赫拉克利特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认识问题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真理“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逻各斯”,而这“逻各斯”实际上就是自然的规律,亦即“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永恒的活火”。(《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1、25页)列宁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列宁:《哲学笔记》第395页)。 德谟克利特从原子论出发阐述人对真理性的认识问题,形成了“影像说”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明确地提出了认识的两种形式,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论述了它们的不同作用和关系。他说:“有两种形式的认识:真理性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06 页)“真理性的认识”即理性认识;“暗昧的认识”即感性认识。“暗昧的认识”只认识到物体的现象,“真理性的认识”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原子和虚空”。他还说明了真理性的认识过程:“当暗昧的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不能再听、不能再嗅、不能再尝、不能再触摸,而知识的探求又要求精确时,于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06 页)德谟克利特把真理看作是对物质现实世界的更加精细的事物的一种更加高级的反映的看法,蕴涵着对真理问题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虽然,德谟克利特有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和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错误,但他所讲的理性认识终究是建筑在心灵的“感觉”即“反映”之上的。这即是说,他并未抹杀感觉与思维的客观物质内容。这是他和后来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之间的重大区别所在。伊壁鸠鲁继续发挥和论述了德谟克利特的真理观,明确提出了感觉就是真理的标准的论断。他说:“永远要以感觉以及感触作根据,因为这样你将会获得最可靠的确信的根据。”(《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63 页)“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的知觉”,“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叛道者”。(《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45 页)显然,这种片面夸大感觉可靠性的认识,仍然表现着哲学童年的朴素性,是解决不了真理标准问题的。 如果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原子唯物主义哲学家,力图在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的基础上,来论证真理和真理的标准,那么,智者派和怀疑论者则力图在主观唯心主义地解释感觉的基础上,运用相对主义的手法,来论证人们对真理及其标准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在智者派看来,“知识就是感觉。”(耿洪江《西方认识论史稿》第21页)但感觉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普罗泰戈拉认为:并不是“风本身就是冷的或不冷的”,而是“风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因此,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耿洪江《西方认识论史稿》第20页)的著名观点。既然真理没有客观标准而仅仅诉之于人们的主观感觉,那么也就否定了客观真理。换言之,每个人的意见都可以自命为“真理”,从而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没有理”的局面。于是普罗泰戈拉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意见对另一种意见无所谓“更真”一些,但可以“更好”一些,亦即有更大的实用效果。罗素曾经强调指出,这是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最早渊源。古希腊的怀疑派沿着同样的道路前进,从感觉的相对性和人们意见的分歧得出结论:“真理是不可知的”,没有事物是真实地存在,一切不过是人们的“风俗习惯”。(《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75页)所以, 皮浪说:“我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不作任何判断才能使心灵安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177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在解答真理及其标准的问题时,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语言,论述了毕泰戈拉斯与苏格拉底的神秘主义论点,同时又吸取了爱利亚派的形而上学的论证。在柏拉图看来,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是矛盾的,因而是不真实的不完善的;存在着另一个真实的、完善的、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理念世界”;只有人的灵魂的高级部分--理性和理智,才能通过“推理”获得关于可知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因而,柏拉图所谓的真理就是关于“理念”的知识,而真理的标准就是这种认识要符合于某种精神实体--理念。实际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神”创造的,灵魂也是“神”创造的。所以,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和真理的标准不过是神和神的智慧而已。 亚里士多德以“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述进行了深入批判,在真理与真理标准问题上提出了不少符合唯物主义原理的论述。他关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观点,是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上如何使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探讨,是对古希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总结和发展。他提出的“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结合”的真理古典定义,是认识史上的一个积极成果。亚里士多德对待真理性认识的看法虽然基本上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但在不少问题上同样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他从自己的“四因论”出发,得出了割裂质料和形式的结论。对于真理的标准,他完全诉之于理性思维本身,认为真理性是由“心灵”的直观所获得,“心灵”则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是具有感性能力并推动身体的灵魂之中的一个独特部分,他具有思维能力是不死的。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背离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从而走向了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先验论。亚里士多德把古希腊哲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其哲学的成就与错误,对欧洲中世纪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