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早期的《逻辑哲学论》和晚期的《哲学研究》对20世纪的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维特根斯坦的这两本书,人们一般认为前者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更大一些,后者对语言哲学的影响更大一些。今天,人们尤其推崇后者。但是在我看来,他的第一本书更为重要。本文试图分析这两部著作的思考方式,并基于这种分析阐述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的理解。我认为,虽然维特根斯坦早期和晚期的思想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仍然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主要不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而是在他的思考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思考方式标示出早期维特根斯坦与晚期维特根斯坦的区别所在。 一 我们首先分析《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不长,写作的方式也比较奇特。该书试图由一个一个命题组成,每一个命题都有一个编号;书中用阿拉伯数字1—7标出7个基本命题; 在每一个命题下再以十进制的方式分别标出其他命题;比如,1以下有1.1,1.2,……而1.1以下又有1.1.1 ,1.1.2 ……下一个层次的命题一般都是对上一个层次的命题的解释或进一步说明。由于这部著作的基本命题只有7个,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构成了这部著作的基本思想。这7个基本命题是: 1.世界是情况所是的那样。 2.情况所是的那样,即事实,是事物状态的形成。 3.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4.思想是有意义的句子。 5.句子是基础句的真值函项。(基础句是其自身的真值函项) 6.真值函项的普遍形式是:〔P,ζ,N(ζ)〕。这就是普遍的句子形式。 7.人们不能谈论什么,对它们就必须保持沉默。 如果可以把这几个基本命题看作是几章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逻辑哲学论》实际上分为7章。由于第7个命题,没有解释和说明,因此可以看作是前面几章所得的结论,不算独立的一章。这样,这部著作就可以分为6章。第1章阐述了作者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解释,即认为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作者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把事实看成是这个整体的部分。事实构成了世界,世界分解成事实。 第2章引入了“图象”这个概念,阐述了作者的一个思想,即图象是人构造的,而且图象不是任意的,而是关于事实的,并且说明图象与事实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第3章则明确地说明,关于事实的图象就是思想, 并且说明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在句子上或者说通过句子体现出来的。第4章具体地论述了句子的作用和特征, 并且试图说明句子的普遍形式。第5章和第6章主要是从真值函项的角度论述句子和句子的形式。应该指出,在每一章中,对这些思想还有一些不同程度的进一步论述和扩展。比如,在第2章论述了原子事实是事物的结合, 因而对事物进行了一些论述;在第3章论述了表达句子的符号, 因而论述了句子部分的符号及其意义;第4章论述了句子和语言的关系, 因而对语言本身也进行了探讨;等等。以上基本上勾画了《逻辑哲学论》的主要思想。从这里的描述至少基本上可以看出该书的思路,这就是从对世界的论述出发,经过图象的媒介,达到句子,并且试图达到对句子的普遍形式的说明。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逻辑哲学论》的思路大致是: 世界—事实—思想—句子—真值函项—句子的普遍形式。 具体地说,这种思路就是从对世界的论述出发,而且这种论述不是任意的,而是从事实出发,把事实看作是世界的基本构成,或者说看作是世界的基本要素,通过引入“图象”这一概念,把事实解释成为思想,从而进一步说明思想是句子所表达的东西,是句子的意义,这样就达到句子,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对句子进行处理,揭示和解释句子的普遍形式和特征,最终达到对我们能够谈论的和不能谈论的东西的规定。 我认为,《逻辑哲学论》的这个思路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这就是从事实出发,即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这种观点是与以往的哲学观相悖的。传统哲学习惯于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它是由具体的事物构成的。比如,日、月、山、河、人、动物、森林等等,这些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是变化的。另一个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它是由我们的感觉、意识、情感、决断等等构成的。一般说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我们的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思想是对现实的反映,即对那些具体事物的反映。因此,在我们的思想中,首先形成与事物相关的概念,然后形成与事物具有什么性质相关的判断,然后形成与这样的判断相关的推论。可见,传统哲学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概念,即事物。但是《逻辑哲学论》的出发点显然不是这样。它是从事实出发,而事实就是指:事物具有某种性质;事物之间有某种关系(注:参见[奥]维特根斯坦著,郭英译《逻辑哲学论》序,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在明确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事实是什么意思以后,我们实际上应该问: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和事物之间有某种关系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显然的。众所周知,太阳、月亮、人、北京、天津等等是事物,而太阳火红,月亮明亮,人是理性动物等等是指事物具有某种性质;而月亮围着太阳转,廊坊在北京和天津之间,贾宝玉爱林黛玉等等是指事物之间有某种关系。我之所以解释这些显然的东西,是想强调维特根斯坦从事实出发的特征。因为以上列举的这些事实与事物固然不同,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些事物表达为概念,而这些事实表达为句子。维特根斯坦从事实出发,实际上就是从句子出发。这样说大概有些太简单化了,因为维特根斯坦是从事实出发,通过引入图象的解释,最终达到句子的。但是应该看到,我说这是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思路,实际上是指这是他的一个表达问题的思路,而不是他的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实际上,他思考问题的思路完全也可以倒过来,即从句子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从句子出发思考世界,考虑的相对应的东西自然是事实。问题考虑清楚以后,表述当然应该以比较自然的、能够被人所接受的方式进行。而从世界出发来探讨问题,恰恰是哲学家们习惯的思维和表达的方式。实际上,从句子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能够对世界和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做出一个清晰的解释,或者从事实出发来论述问题,最终达到句子,从而对世界和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做出一个令人可以把握的解释,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维特根斯坦所做的两件事。一件事,即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在《逻辑哲学论》中;而另一件事,即他对他所论述的问题的思考过程,却没有表现出来。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他的论述毫无疑问是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