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20世纪的哲学称为分析哲学,但随着当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许多横断学科的出现和哲学新潮流的冲击,分析哲学从50年代起就开始走下坡路。美国当代哲学家欧文·拉兹洛认为,分析哲学热衷于对概念问题、语义问题和逻辑问题进行孤立的分析,这不仅无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因此在他看来,人们应当摈弃分析哲学,并复归到用整体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用进化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哲学——系统哲学。为此,拉兹洛经过艰苦探索,终于完成了系统哲学的奠基工作《系统哲学引论》,并因此在西方学术界赢得了“在哲学方面进行系统思维的先锋”(贝塔朗菲语)的美誉。为了让我国学术界同仁们了解拉兹洛系统哲学思想的概貌,笔者在这里择其要点介绍给大家。 一、系统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双透视论 自古以来,哲学家就一直在为一切科学陈述寻找一个绝对不容怀疑的基础而作不懈的努力,时至今日,这种努力仍在进行着。和古典哲学不同的是,现代哲学几乎每一流派都具有独特的本体论基础: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义,马赫认为物是要素的复合,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命之流,等等。而拉兹洛的系统哲学的本体论基础是“双透视论”。 拉兹洛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类型的事件:一类是物理事件,另一类是精神事件。由这两类事件组成的系统分别叫做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按照拉兹洛自己的解释,自然系统是指存在于心灵之外的整个物质世界,而认知系统所包含的则是知觉表象、概念、欲求等。 人们肯定会说,拉兹洛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由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所组成,实际上已陷入了二元论的泥坑。可事实并非如此,拉兹洛恰恰是竭力反对二元论的。根据他的解释,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是相对的,它们是一种实在的两种表现形式,同样,由物理事件组成的自然系统和精神事件组成的认知系统也是相对的,它们是一个系统(自然——认知系统)的两种表现形式。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呢?拉兹洛作了以下阐述。 他说:“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分别组成的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实质上是自然——认知系统的两种不同形式,如果我们从内部进行观察,那么它是由精神事件组成的认知系统,而从外部进观察,那么它是由物理事件组成的自然系统。”(注:Laszlo.E:Introduction to System Philosophy,New York,Jordon and Breach,1972,P161。)这就是说,如果观察者所叙述的观点是他内心思想的转换,那么心灵事件的自我内省系统(认知系统)就可以当作是能够被外界观察的物理事件系统,同样,如果我们能够和物理事件系统相重合,此系统也就可以当作认知系统。他还特别强调,这样的系统不是“二元的”,而是“双透视的”,它们是单一的、自洽的事件系统。无论事件本身怎么不同,事件组成的系统在结构上总是同形的,没有任何特征能使我们把它们区分开。 拉兹洛自己也感到,“企图寻找一种习惯上被描绘为精神事件的那些物理事件的描绘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注:Laszlo.E:Introduction to System Philosophy,New York,Jordon and Breach,1972,P155。)为了消除人们思想上对双透视论的疑虑,他从三个方面对之作了详细解释。 首先,他用现代科学成果为例证说明了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关系。例如:EEG(脑电流描记仪)显示出视觉想象和所谓α节律的出现是相互排斥的;快乐的感觉和θ节律有关;而在紧张状态下就会出现β节律。此外,激素和麻醉会影响精神过程,大脑皮层的损失会导致知觉功能的丧失,脑的电刺激能引起一系列心理过程。这些现象都表明,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是紧密相联的,物理事件可以影响精神事件。 其次,拉兹洛进一步阐明了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分类的相对性。在他看来,某一系统究竟是自然系统还是认知系统,说到底,是由观察者对于事物的描述方式决定的。比如,某一自然系统(象原子)若被置于内省(introspection)的基础上,即观察者同那个系统保持重合,那么该系统就是由“精神事件”(或心灵事件)所组成,它就是认知系统。人们当然会问,这样的假定同经验难道不矛盾吗?拉兹洛认为这并不矛盾,因为内省的表现只限于观察者本身:直接的第一手信息仅仅从自己的心灵事件中获得。当某些人用语言表达他们的内省时,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心灵事件中获得间接的信息;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躯体状态的变化,我们也能够推断出他们的心灵事件。由于绝大多数人具有同我们非常相似的有机体,因而他们的心灵事件和我们的心灵事件差不多。然而除了我们人类自己的成员外,其他自然系统不可能用语言向我们传递它们的心灵事件,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来推测它们的心灵事件。黑猩猩的行为同我们人类的行为差异很小,因此我们推测黑猩猩具有与我们人类相类似的心灵事件;而分子的行为同我们人类的行为差异很大,所以我们推测分子几乎没有与我们人类相似的心灵事件。但是,我们所说的相似总是相对而言的,从不相似到相似是一个连续过程,从人到黑猩猩,到海生动物,到细胞,到分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链节。这就是说,通过层层递推,我们无法否认其他任何系统的心灵事件。 第三,拉兹洛批判了关于主体性的传统观念。他说:“现代哲学家的思想仍然被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的过时观念所支配,仍然对精神不是我们人类享有的特权这种见解感到吃惊。他们宁愿把人和自然分开,而不肯假定自然界至少有潜在的精神,这种看法是感情用事,而不基于理性。”(注:拉兹洛:《双重透视论:研究精神——肉体问题的一般方法》,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6期。)在他看来,主体感受能力和神经系统之间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关系。就是说,没有神经系统并不意味着没有主体性,只不过主体性的等级降低罢了,或者说,具体的心灵事件同各系统具体类型的物理事件相关联。因此人们应当注意,尽管分子这样的低级系统也具有心灵事件,但这种心灵事件当然与我们人类的心灵事件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