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科学家和重要的哲学家。他基于坚实的自然科学成果而提出的“符号论”是其丰富的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曾受到列宁的严肃批判和他人的不同评价。然而,这一学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似乎并未引起广泛注意。本文将沿着亥姆霍兹——赫兹——维特根期坦这条路向深入探讨三者之间在思想上的承继关系。 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渊源似乎与亥姆霍兹并无直接关系。正如维特根斯坦在《文化与价值》中所承认的那样:“我认为自己从未创造过一线思想,我的思想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我热情地、直接地抓住它们,并将之运用于我的分类工作中。这就是玻耳兹曼、赫兹、叔本华、费雷格、罗素……等人对我产生的影响”(注: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9页。)。的确,只有牛顿与赫兹是《逻辑哲学论》中两次提及的科学家。然而,赫兹的哪些思想影响了维特根斯坦,以及这些思想与亥姆霍兹的符号论又有怎样的关系,这正是本文旨在探讨的问题。 一、亥姆霍兹的“符号论” 作为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科学家和重要哲学家,亥姆霍兹在众多科学领域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他的讣告中所写的那样:“就象有七个城市声称荷马是它们的光荣一样,有七个学科领域——医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哲学和美学——都为拥有亥姆霍兹而倍感骄傲。” 就亥姆霍兹的哲学思想而言,其根本特点在于以坚实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体现着德国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与英国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双重特色。早在其科学与哲学生涯的初期,他就坚决反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福格特、摩莱肖特等人的庸俗唯物主义,倡导从感官生理学及心理学的研究去发展和完善康德的认识论。作为最早喊出“回到康德去”的学者之一,正是通过他的这种解释,“回到康德去的运动才第一次获得了它的特色。”(注:卡西尔:《知识问题》英文版,1950年,第3-4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在于认识论,在于对理性能力的批判考察。亥姆霍兹所重点强调的也正是康德哲学中的认识论方面。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哲学。而要“恰当地理解我们自己和外在世界,就必须对我们的感官这一中介进行彻底检查,以免造把感官自身的东西错误地归之于被它所分隔的观念世界或外在世界。正是转向对感官的深入研究,成了亥姆霍兹最多产的处女地”(注:赫兹:《论文集》,纽约,1896年,第336页。)。事实上,亥姆霍兹的感觉符号论正是源于这些研究。 亥姆霍兹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曾深受老师米勒(J·Miller)的“感官神经特殊能说”的影响。这一基于大量实验的学说的要点是:每一感官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刺激类型,一定的刺激引起一定的感官的特殊反应,彼此不能互相代替;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官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个感官可以产生同样的感觉。比如,用光、弱电流或按压作用去刺激眼球都可以产生光感,而当作用于眼睛而产生光感的光去照射皮肤时,产生的则是热感。应当承认,以上这些来自实验事实的总结是正确的,它表明了感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米勒却片面强调了感官生理特性的作用,进而从感觉与外界刺激间存在的非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中断言,感觉的特性仅仅取决于感官的生理特性,而与引起感觉的外物根本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而在亥姆霍兹看来,这些实验事实所揭示出的感官的重要作用正是康德认识论的经验证明,感官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时空形式和范畴的作用。由此,进一步揭示感官的这种作用并从康德哲学的意义上加以阐发就成了他的目标所在。 在亥姆霍兹看来,这些感官生理学实验恰恰表明了作为认识之中介的感官的作用是认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毕竟是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人类一切知识的材料。而我们所说的事物的特性实际上是既依赖于事物本身,也有赖于我们的感官。“因此,谈光本身特有的、独立于它物的性质以及期望在我们的视觉描述中发现这种性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特性自身就是矛盾的”(注:亥姆霍兹:《论文选集》,英文版,1971年,第230页。)。显然,这里事物的本性不可知与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康德那里起着前提条件的是主体的先天形式和范畴成了这里的主体的感官特性。也正因为这一点,亥姆霍兹被看作是新康德主义生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即然事物的自在本性不可知,那么我们所认识的又是什么呢?这正是亥姆霍兹试图以所谓超越于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方式去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官印象与外物的关系如何?知识(理论)与外界实在的关系如何?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符号论。 亥姆霍兹认为,就其特性而言,我们的感觉绝不是与外物有任何程度的相似性的映象或物质世界的副本,也不具有物质实在性,而只是以一种可靠的方式对外在物质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某种指示,某种符号,而这些符号的解释则必须由经验才能习得。“它们与外界实在的关系,同一个人的名字或名字的字母与那个人的关系多少有些相似,它通过自己的显现而告知我们,当下与之打交道的是相同的物体还是不同的物体,是相同的物体性质还是不同的物体性质。除此而外,它不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关于外在事物的本性,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正如通过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了解一个人一样。”也就是说,符号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它与感觉有对应的关系。然而亥姆霍兹决非仅仅停留于这里。因为感觉还只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要形成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还必须通过知觉对这些感觉符号的整理,从而形成规则的符号系统。尽管单个符号有任意性,但感觉符号的系统并不是任意的,它总是与外界的某种东西相对应。正是在这里,亥姆霍兹提出了观念世界与实在世界间对应关系的图象(imag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