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的产业特征与农业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在于农业所具有的某些产业特征刚好满足导致“市场失灵”的条件,即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一定程度的公共服务性和竞争的不完全性。与导致“市场失灵”的这些条件相联系的农业产业特征主要有: 1.粮食的生产与储备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公共服务性。粮食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因而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事实上,农业作为任何一个经济独立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粮食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农业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着很大差别,但就其主体或本质而言,都是指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由于人类迄今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及其原料,如食物、衣着等,只能或者主要由动、植物产品来提供,所以,农业就成了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成了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因此,粮食的生产与销售已不纯粹是一个商品供给与需求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在短缺时会象农产品尤其是粮食那样对社会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各国发展历史证明,一旦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变为事实时,通常会发生饥饿、逃荒、捕杀珍稀动物充饥、哄抢食品引发骚乱甚至于暴乱等社会恶果。 上述分析表明,粮食的生产与储备,作为经济独立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范围已超出农业生产者产权内经济效应所能衡量的范围。农业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换所能得到的收入只是粮食生产与储备这种活动所带来利益的一部分,粮食的生产与储备还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公共服务性,显然农业中诸如粮食的生产与储备任凭市场来推动是难于确保一国的粮食安全的。 2.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使农业具有产权外生态效应。由于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因此,对土地的依赖性极为突出。正是农业生产对土地的特殊依赖,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也密不可分。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自然再生产的质量与规模,而且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农业自然再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现代耕作制度与投入品对农业生态持续的破坏——这就是农业的产权外生态效应。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自然生态资源根据现代经济制度的产权特征可分为两部分:产权内生态与产权外生态(胡靖,1995)。在自然经济时期(或传统农业时期),生态无论是产权内还是产权外都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基本要素加入整个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循环,从而使得农业生态得以长期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这种平衡如果不被商品经济打破,仍然会持续下去。很显然,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权包括了全部生态。商品经济改变了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原有特征。首先,无机投入物的大量使用替代了原来的有机投入物;其次,与商品经济相伴而来的工业文明直接消耗着有限的生态资源。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私有权的主体——农民或农场主追求产权内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无视公有生态的变化,导致农业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市场的法则主要是维护私有产权的效率,因此,市场法则不能从制度上转变现代农业、工业的生产力方式,以保证生态的持续性。 随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避免农业生态危机为核心的持续农业正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这标志着现代农业面临新的否定,其核心就是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支持农业生态的持续性。目前,导致农业生态产生危机主要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本身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前者所产生的农业生态成本主要来自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负效应,包括无机投入物中残留对农业土壤、水面、地下水的污染;后者表现为现代工业直接以消耗自然资源(石油和煤炭等)为其发展的前提,同时又向生态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垃圾,直接威胁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农业既是现代工业的受益者,同时又是其受害者,其中,废气所致的酸雨及废水对灌溉水源、土壤的污染侵蚀尤其巨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生态成本的不断累积,到一定阶段要由社会予以补偿(治理、恢复原有生态存量所需的费用)。因此,在宏观上应以生态成本贴现的方式对农业与工业进行补充核算,以真实评价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与代价。很显然,这些补偿性工作靠市场机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土地这一农业最基本生产资料流动性的缺乏使农业中的竞争具有不完全性。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土地地理位置又具有不可移动性。加之各种动植物的生产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是分散在广阔的空间上的。一般地说,人们对土地价值的预期普遍较高,所以,即使农村小土地所有者也不愿轻易出卖土地或放弃土地使用权。这使得世界大多数国家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狭小,且又十分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