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最近颁发的“粮改”决定, 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上可以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中长期困扰我们的几个重大难题。 (一)有效地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吃饭始终是第一件大事。预计到下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耕地将减少几千万亩。我国农业既面临人口增加、需求扩大的巨大压力,又面临耕地减少、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对粮食生产在任何时候都要抓得很紧,绝不能丝毫放松。一定要保证粮食基本自给,供求大体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抓好粮食生产,关键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把改革的基点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上。国务院明确规定:(1 )农民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并留足自用和自贮粮食后出售的余粮,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敞开收购。(2 )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制度,保障粮食生产者出售粮食,能够补偿生产成本,并得到适当收益。(3)粮食收购坚持户交户结,一手交粮,一手交钱, 不打“白条”,保证农民交售粮食拿到应得的现金。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长期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按照粮食供需的自身规律,加强对粮食生产的吞吐调节,防止市场粮价暴涨暴跌引发粮食生产大起大落。 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粮食产量往往有丰有欠,而粮食需求弹性不大。粮食多一些,就会引起市场粮价大幅度下降;粮食少一些,又会引起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扬。粮食供需的这个特点,决定必须在丰年与欠年之间,丰收地区与歉收地区之间,进行必要的余缺调剂。否则,就会造成粮食价格和产量的过度波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的经验教训。1984年粮食大丰收之后,国家采取定购粮以外放开不管的政策,致使市场粮价急剧下跌,有的地方每斤玉米跌到8分钱,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徘徊。1990年粮食再次大丰收之后,粮食部门把按超购加价敞开收购的议价粮,并转为国家专储粮,没有直接向农民大量收购余粮,专储措施仅起到缓解国有粮食企业压力的作用,未能产生抬起市场粮价,保护农民利益的效果,导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滑坡,市场粮价不断上涨。面对这种情况,1994年国家大量抛售专储粮,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稳定了市场粮价。同时,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1995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1996年国家决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大量增加专储粮,防止了粮价过度下跌,保证了粮食稳定增长。我国由粮食短缺的国家成为粮食有余的国家,从粮食净进口国成为粮食净出口国。应当说,这几年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是成功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粮食流通体制的严重问题。有些粮食企业“逆向操作”。在市场粮价上涨时,跟着私商高价抢购,甚至把国家为平抑粮价抛售的专储粮也高价卖出;在市场粮价下跌时,不是积极地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反而低价抛售粮食。针对这些问题,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确规定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职责,完善了粮食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当市场粮价下跌至接近或低于保护价时,政府及时增加储备粮的收购;当市场粮价涨至销售限价时,政府及时抛出储备粮。通过储备粮吞吐调节,把市场粮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既不会谷贱伤农,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又不致粮价暴涨,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三)促使国有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严格控制亏损挂帐,减轻国家巨额的财政负担。 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突出的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商业经营职能混在一起,粮食企业往往以政策性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躺在政府身上吃财政和银行的大锅饭,职工则吃企业的大锅饭。大锅饭又带来大量冗员,粮食系统的职工近10年增加一倍,一半以上的人员从事与粮食收储无关的业务。不少粮食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违法乱纪事件层出不穷。粮食系统亏损挂帐增加之快、数额之巨,令人触目惊心。无论中央和地方、财政和银行,都不堪重负。到去年年底,粮食企业在银行的亏损挂帐,已达1210亿元,加上挤占挪用银行的资金,累计挂帐达到2140亿元。一个国家仅粮食一个行业就挂帐这么多,怎能增加其它方面的投入?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如不能有效遏制,将成为引发金融和财政危机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化改革,促使粮食企业不再发生新的亏损挂帐,并逐步消化过去的亏损挂帐,国家就可以拿出较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用品的供给,拉动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这确实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上述情况说明,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改革的成败,关系国家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成败。这项改革部署以来,由于全国粮食系统统一行动、顺价销售,市场粮价已停止下跌,并开始回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高涨,粮食生产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亏损明显减少。遏制和逐步减少粮食企业亏损的企盼,出现了希望的曙光。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二、这次“粮改”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制度创新。 (一)重塑粮食市场经济主体,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 前已述及,我国国有粮食系统一直是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交织在一起,既承担政策性任务,又从事盈利性经营,同一行为主体兼任双重职能,双重身份造成了双重缺陷。国有粮食企业既缺乏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又难以履行政府赋予的调控职能,使粮食市场既缺乏具有活力的经营主体,又缺乏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载体。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掣肘改革进程的这个最大难题入手,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职能分离,粮食收储体系与经营体系分离,这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市场经济首先要发育具有活力的市场主体,进行公正、平等的市场竞争。通过这次改革,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乡镇粮库),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切断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后路,逼着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成为粮食市场的经营主体,使国有粮食企业与其他经济成份的粮食经营者,在市场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费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国有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参与粮食经营,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粮食储备体系,中央储备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使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有了基本物质基础,真正做到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这样,就使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和粮食企业的经营行为,都可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