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经历了80年代的不景气和90年代上半期剧烈动荡之后,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上升势头。80年代末至90年代上半期,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停滞与徘徊阶段,1989、1991和1993年,国际银团贷款规模分别为1211亿、1160亿和1301亿美元。〔1 〕此后,国际银行业的低迷状态发生根本性逆转:1994年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总额为95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其中银团贷款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2028亿美元,增幅为48.4%;1995年国际银团贷款规模再创新纪录,达3202亿美元;1996年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成交量继续大幅攀升,全年新增贷款余额达5237亿美元。〔2〕 上述情况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世界银行业尤其是西方主要大国银行业在经过战略调整之后都纷纷走出低谷,步入强劲复苏和迅猛发展的轨道。相信这一态势在世纪之交将进一步得到验证,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光明,在此过程中,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引人关注和值得研究的新动向。 一、适应国际金融环境的深刻变化,调整业务发展战略。 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国际银行业的传统业务如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国际贸易融资、银团贷款等,其获利空间日益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侵占,且竞争者的优势越来越显著。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的银行家们纷纷致力于业务战略的调整,以求在21世纪国际银行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明显标志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日趋多样化和全能化,即在银行、信托、证券等业务领域里界限日益消失,银行既可从事银行业务,又可经营信托、投资、证券等更广泛的业务。由于资产庞大的全球性全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压倒性优势,西方商业银行不断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极力向所谓“大型金融百货公司”发展。 1.大力拓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相互渗透。这种态势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Class—Steagall Act)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制,但该法并未禁止商业银行到海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问题一直是美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并已取得明显进展。1997年1月7日美国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Leach 提出了一个新议案,主张在联储理事会被指定为监管者的前提下,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隶属在一个持股公司之内。联储理事会相应放松了在斯—格法中不被允许的银行子公司从事证券承销交易的权力,并规定银行子公司从事“不合格性证券”(Ineligible Securities)活动的收益上限比例从10%提高到25%。〔3 〕于是在传统业务获利日渐萎缩的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开始大力拓展海外投资银行业务,其主要方式有二:一是设立独立的附属金融机构,即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等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二是通过银行持股公司的方式,即建立并操纵一家控股公司,以持有股权的方式对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拥有所有权和管理权。据统计,目前以证券承销、贸易融资、业务咨询三项业务量排名世界前20位的银行中,美国就占9家,且有4家居于前5名;同时,这20家银行中,有12家的证券承销业务收入超过传统的贸易融资。〔4〕 可见,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化,尤其是银行同业竞争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日益采取变通方式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渗透,并将全球性证券经营作为其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提升中间业务比重,增加收费性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借入资金或运用自己的资财,通过代客户办理收付及其他委托事项,经营和处理一定的资财,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而银行从事外汇市场交易、国际贸易融资和银团贷款等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由于近年来出现的“融资证券化”现象,形成了对银行业务的有效替代,资金纷纷绕过银行另寻出路,“脱媒”倾向日益严重。一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另一方面受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影响,从事传统国际业务困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提升中间业务的比重,增加收费性收入,既可增加利润,又无高成本之忧,自然是大势所趋。如1981年到1992年,美国银行收入总额由740亿美元增至1550亿美元,利息收入所占比重由76%锐减至58%,而手续费及证券交易收入所占比重由24%剧增至42%。〔5〕另据统计,1988年至1996年,英国银行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亦由32.3%上升到46.0%。〔6〕 3.某些全新业务如“电子货币”联营业务正蓬勃发展。1996年9月中旬,IBM公司和包括美洲银行、第一花旗银行和梅隆银行在内的北美15家银行业巨头组成集团,宣布并启动一项大胆的电子货币联营业务,以期向这些银行的总共6000万客户提供便捷而广泛的金融服务,如支付汇款、电子贷款、股票和证券交易等活动。〔7〕 另外,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力求范围的多层次化和品种的多样化、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大量增加以拓展市场、银行的大量资产负债业务出现双向证券化趋向等,也是国际银行业的业务多样化和全能化的重要表现。 二、国际银行业创新持久不衰并不断深化。 从70年代中期兴起的创新浪潮进入90年代又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1.创新强调特色,并趋于复杂化。一个典型案例是,1993年夏法国决定出售国营RP(Rhone Poulenc)公司实行民营, 于是争取股票承销的银行蜂涌而至。出人预料的是,实力并不雄厚的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凭借其创新的承销方案一举夺标。不时RP公司转向民营的主要难题是:政府希望公众长期持股,但法国个人无持股习惯,既担心持股风险,又缺少现金购买;而机构投资者希望认购,但因份额限制不能大量购买。于是,信孚的方案人大胆创新,提出了一揽子超出传统的承销服务:(1)对购股公众安排融资,每买一股, 可获信孚融资再购9股。(2)公众持股须满5年,5年后市价上升,2/3收益归个人,1/3归信孚;市价下跌,信孚以原价购回,个人持股者不承担任何风险,其支付的代价是股票溢价发行。(3 )以融资卖给个人的股票为抵押向法国银行贷款,承诺5年后市价下跌部分由信孚补足。(4)创设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复本股票”(Synthetic Product )卖给法国机构投资者们,他们之间可交易该种工具,其操作盈亏与真正的公司股票完全相同。这样,信孚用法国贷款卖出90%的股票,个人购买10%的股票,虽然承担市价下跌风险,但已稳获溢价发行的好处,且实际上最终将股票转卖给机构投资者了,从而成功完成了一次跨国股票承销。显然,上述案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突出特色创新”以解决独特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银行业创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