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的共识。 尽管我国已经具备了推行名牌战略的条件,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是体制制约。包括企业制度在内的经济体制是名牌能否大量出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如果经济体制不顺,势必影响名牌的创造和发展。在旧体制下,生产经营者头脑中很少有优胜劣汰意识,更不会主动考虑创名牌与发展名牌的经营战略,这就是我国许多年来产品单一,产品性能、质量几十年“一贯制”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随着这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名牌热”不断升温,企业的名牌意识有所加强。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从根本上看,创造名牌、经营名牌和发展名牌的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名牌的出现需要竞争,竞争越充分,优胜劣汰越快,名牌成长也越快,问题是目前地方保护、行业保护使我们的市场发育很不充分,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是企业还缺乏创名牌的动力,企业不创名牌也可以活着,甚至于可以活得比较轻松。若要创名牌、发展名牌和保护名牌,则须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一个促使企业创名牌的机制,有的企业就不那么主动;有的企业即使创出了名牌,也难保持名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一些企业里常有这么一种现象,就是产品牌子随其领导人的更迭而更换;甚至是一个人倒了,牌子也随之倒了;一个人走了,牌子也沉寂了,并且围绕名牌所建立起来的市场网络也随之消失。它损失的不仅是国家的巨额资产,而且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辛勤创造。归根结底,这是我们缺乏一种保持名牌长盛不衰的经营机制。 二是观念问题。尽管眼下不少地方与企业都提出“名牌工程”、“名牌战略”,但对什么是名牌,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1.错把高档作“名牌”。有的人误以为名牌就是高档,大众化无名牌可言,因而热衷于生产经营高档商品,对大众化用品不屑一顾;2.错把价格高的商品当“名牌”,因而市场上昂贵的“名牌”满天飞,而价廉适用的名牌商品则寥若晨星。3.认为“金牌”、“银牌”是“名牌”。于是,不惜重金花钱买“金牌”、“银牌”。4.错把“知名度”等同于名牌。一些企业不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仅仅借助于广告媒体自我吹嘘,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5.认为质量好就是“名牌”。迷信“酒好不怕巷子深”,不舍得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无锡光明内衣厂生产的“银湖”牌衬衫,质量无可挑剔,但由于多年来缺少广告宣传上的应有投入,至今仍是默默无闻,其知名度远低于同一地区的“红豆”,因而只能为外商加工,收取一点加工费。只要上述五个认识误区存在,就难于创造真正的中国名牌,也不能保证名牌战略的健康实施。 三是素质制约。企业创名牌有四个方面内容:1.以质量创名牌。质量是名牌的基石,今天的好质量就是明天的好市场。2.以信誉创名牌。3.以科技进步创名牌。4.以规模创名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也涌现了一批质量好、信誉佳、科技进步与规模效益集一身的企业,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在上述四个方面的素质并不高,因此一大批国外名牌产品趁虚而入。从今天国内市场上来看,无论是日用消费品还是高科技产品,相当部分商品市场被国外品牌的商品所占领,对我国民族工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国内企业要创中国自己的国际名牌,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实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四是法制问题。一个企业创出了名牌,决不等于一劳永逸,而这恰恰是名牌发展的开始。实际上,保名牌比创名牌更艰难。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一些企业创出的名牌往往中途夭折。一个名牌诞生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同类产品的攻击,即利用名牌产品的缺点和不完善处大做文章,以造成不利于名牌生存的舆论环境。由于名牌产品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就去冒险:有的把技术偷出去生产同类产品;有的从名牌产品企业拉出去一帮人马另立山头,生产同类产品;有的干脆使用名牌产品的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这些行为都构成了对名牌产品的极大伤害。市场上有许多名牌产品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倒下去的,应该说这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病态,是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的表现。 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体制改革的深化,又需要政策的配套,还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具体说来需要实现“四个结合”。 一、要把实施名牌战略同牢固树立名牌意识结合起来。名牌意识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竞争意识。正确的名牌意识,可以指导企业实施有效的名牌战略,制定正确的名牌发展规划,生产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夺取市场,获取效益。 在创名牌活动中,必须明确认识这么几个问题: 1.名牌不是“炒”出来的,而是消费者“选”出来的,要确立“民牌”意识。现在,有些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包装上,而有些机构出于多种多样的动机,热衷于“评”、“炒”名牌。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名牌是“炒”出来的,也不是有关部门“宣布”、“推荐”出来的,更不是企业自封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是千千万万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选”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名牌就是“民牌”。 2.名牌不是用钱买来的,而是创出来的,要确立创新意识。真正的名牌,是企业狠下功夫“创”出来的。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企业家凭借惊人的创造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培育出一大批名牌产品。这些产品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是几代日本人刻苦自励、独创名牌的结果。此外,创出了名牌的企业千万不能因眼前的小利而盲目出售自己的牌子。日本索尼公司、法国夏奈尔公司都是国际知名的电器、服装公司,其品牌是许多国外企业极为推崇的大名牌,许多企业愿出巨资借用商标与之联营加工,但均被他们拒绝。这种宁保牌子不要“黑利”的名牌精神值得我们的企业学习。朱镕基副总理指出,“牌子就是企业信用”,“可惜我们现在不少企业不重视自己的信用,不怕倒牌子,只顾暂时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如不转变,很难出现真正的企业家和真正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