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50年代末激化于60年代的两个最大的共产党——苏、中两党的冲突,无论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还是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对内政策上的分歧,最初只限于理论范围,而对实际并没有影响。由于两党领导人当时都没有考虑友好“兄弟”关系会彻底破裂,从而导致思想和政治斗争的激化。当时互相指责的范围不断升级,粗暴的对骂最终导致了1969年3月在珍宝岛地区的交火。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莫斯科和北京发热的头脑有所冷静,但两国间紧张的敌对状态始终没有缓和。到80年代两国关系才开始正常化,斯时苏中两国领导人都已更换,并先后开始了改革。 对于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件,我们今天应以中俄两国历史变化幸运的目击者的眼光来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评价苏中分裂的原因。 苏中冲突首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危机,由此也推动了苏中领导人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在探索中,苏中两国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苏联走了一条右倾保守的道路,而在中国“左”倾情绪占了上风。 从客观的观点看,两党之间,确切一点说,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争论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我认为,如果在争论中赫鲁晓夫和毛泽东都表现出更多的理智、克制和竭力不使已经开始的争吵达到分裂的程度,那么,即使冲突不能完全防止,也会得到缓和,而不至于达到敌视、憎恨的程度,把“冷战”搞到近乎白热化了。其中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抱怨、敌对、势不两立、自尊等个性心理因素起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当然,如果俯视昔日的历史,把具体的事实抽象化,则可看出,苏中冲突是必然的。所以,通过翻阅档案来对这场悲剧当事者的性格和感情用事进行分析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和必要了。但我认为,虽有大量的书籍和文章研究两国关系史中的这段悲剧,但不是所有具体的事实都得到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因为不是所有的资料都得到研究者的仔细的公正的分析,还有许多资料迄今没有开放。况且作者在涉及苏中冲突的某些方面时,其政治立场、主观喜好,及政治形势等因素都不能不影响到对与冲突有关的事件的阐述。这自然会影响到对那些使两党、两国关系在很短的期间里就从“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走向敌对的主客观因素的认识。比如在60—70年代许多人认为这种敌对状态是长期的、不可调和的。 笔者在承认存在导致苏中交恶的客观原因的同时,拟着重分析对客观因素有强化作用、并对冲突性质和形式有明显影响的主观因素。 众所周知,苏中两党论战主要围绕这样一些问题:当今时代的性质、世界革命的推动力量以及与此相连的国际无产阶级产儿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原则,即同资本主义国家是和平共处还是对峙;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对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态度以及资本主义的本性能否改变等等。 我不准备详述这些辩论,因为今天再谈究竟是谁真正地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世界革命的学说已经没有意义。当年对这些问题的争论是很激烈的,两国都不吝言辞互相指责对方是离经叛道者、是叛徒、是投降主义者,不一而足。然而,赫鲁晓夫同越南领袖胡志明谈话(当时胡志明来苏联是为了调解两个“老大哥”之间的矛盾)时发表的意见值得注意,赫鲁晓夫表示,从激烈争论的问题的实质看,我们和中国人在加强同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面有共同的立场,而我们在人民公社问题上有分歧。苏联领导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赫鲁晓夫的确指责过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认为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是错误的、有害的,他还认为,在中国消灭个体农业经济为时过早、是不适宜的,并谈了苏联集体化的教训。中国领导人宣称在奔向共产主义进程中,他们将超过一直在原地踏步的苏联。这曾激怒了坚信只有苏联才能第一个建成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苏联领导人。 应当指出,赫鲁晓夫关于同中国领导人产生分歧的原因的意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北京方面早在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之后就对他的所作所为不满了。赫鲁晓夫报告中激烈地指责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使毛泽东极为不满。但那时对斯大林的评价还不是意识形态争论的主题,而且赫鲁晓夫还时而对中国领导人作让步,公开承认斯大林的功绩,称他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尽管苏中两党之间出现了这些意见分歧,但仍然维持着表面上的同志关系,仍互派代表团并发表“友谊牢不可破”的演说。这种传统的气氛遭到破坏是在1958—1959年间。 出于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需要,苏联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立联合舰队,在中国东部沿海建立无线电台,以协调苏联潜水艇在太平洋水域活动的建议。这一建议激怒了毛泽东,并遭到断然拒绝。中国的这种反应使赫鲁晓夫很不安,他立即带着建议的文本飞往北京,向中国领导人解释说:苏共绝没有侵犯中国主权的图谋。会谈取得圆满成功,并签署了相关的公报。看来,笼罩在两党两国关系上的阴云已经消散。 另一方面,莫斯科对中国炮击国民党占领的沿海岛屿深感不安,对这一可能招致危险、会使情况复杂化的行动,中国方面事先既不同苏联政府商量,也不向苏联政府打招呼。但莫斯科仍对美军在台湾地区的行动提出了抗议,以支持中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