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为纪念瞿秋白就义60周年, 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瞿秋白于1927年初亲自编定的《瞿秋白论文集》,共收入瞿秋白从1923年初至1926年底的文章174篇,附录6篇,歌曲1首,共计915000字。 这是瞿秋白生平自己编集的唯一一部综合性论文集。 瞿秋白编定这本论文集的指导思想,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是要力求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国情,“呈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用革命理论于革命实践上的成绩,并且理出一个相当的系统”,以利于革命实践〔1〕。笔者以为这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是我们开启这一思想理论宝库的钥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这部著作的意义所在。 瞿秋白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他非常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他明确指出:“革命的理论必须和革命的实践相密切联结起来,否则理论便成空谈。然而实行革命运动而没有理论,也就要变成盲目的妄动,不相适应,绝无全盘规划的行动而已。”〔2〕 在瞿秋白一生的革命活动中,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活动。他一再引用列宁的教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决不能有革命运动。”〔3〕“只有先进的理论所指导的政党, 能尽革命运动中先进的斗争者之责。”〔4〕强调掌握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 瞿秋白在宣传研究马列主义的同时,更强调应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情,解决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早在瞿秋白旅苏俄期间,他就根据列宁的教导,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注意和研究中国国情。他说要用“历史的唯物论”的方法研究中国的现实,“先知道中国是什么?然后说‘怎么样?’”并去努力奋斗,才能求得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5〕1927年初, 他又一次强调“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6 〕“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7〕。基于这种认识, 他对中国国情进行了不懈的动态研究,从而对中国的国情由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一度偏颇到逐渐加深全面的认识。 瞿秋白国情观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于中国国情,自然要观察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上的统治阶级,经济状况中资本主义的趋势,以及中国革命史上的策略战术问题。”〔8 〕可以看出,他是从四个方面入手剖析中国国情的:即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的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与阶级状况;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 一、中国社会的性质 社会的发展水准与性质是考察一国国情的重要方面。瞿秋白指出:旧时的中国,对外受许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因而成为列强共管的“国际殖民地”,即半殖民地。他还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完全的殖民地,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势力与利益各不相等,而且互相冲突。”〔9〕“列强互相排挤,而结果反维持均势, 中国得以苟延残喘。”“实际上中国的所以不亡,仅仅因各帝国主义国家力敌势均,无一敢首先发难,而又互相牵制罢了。”中国的“宗主国不止一个,‘一国三公,无所适从,’”其政治权“并未完全归于帝国主义的某国,所以成其为半殖民地。”〔10〕瞿秋白进而指出:正由于中国是列强共管的“国际殖民地”,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东方许多矛盾的焦点。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内统治阶级的矛盾,都异常尖锐的激烈,因而中国成为革命最易爆发的地方。他说:“所谓国际殖民地的意思,便是说中国没有成为某一帝国主义国家之直接统治地,而是列强互争的对象,这中间包含着充分的帝国主义列强互相冲突的原素。因此,中国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最脆弱的地方,亦就是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最容易爆发而胜利的地方。”〔11〕这就是瞿秋白分析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所作出的结论。 瞿秋白认为,中国不仅是一个半殖民地,而且是一个“畸形的封建制度国家”,它久停于封建宗法社会半宗法社会的状态,所以虽号称“大一统”的中国,“其实是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半自然经济’的区域,生生的粘合起来罢了,——那里是整个完全的中国?”〔12〕大大小小的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广大农民,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引起中国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虽然它们很弱,但改变了中国单纯的封建社会的性质,成为“畸形”的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二、中国的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状况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瞿秋白说:“凡是一种政治势力,必定有他的经济地位,这是一个原则。”〔13〕又说:“马克思主义重视分析宏观的经济环境,能够以社会科学的公律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14〕经济是了解国情的基础,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是随着经济的变动而改变的。因此,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进行了多方面考察,阐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