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1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 带着他83天的皇帝梦,郁郁而死。此时,前教育总长蔡元培因报国无门,正在法国游学。国会内的一些浙江籍议员发电报给他,清他速速回国,就任浙江督军。蔡元培说他回国可以,但决不做官。 9月1日,蔡元培接到其旧部时任教育部总长的范源濂发来的电报,敦请他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蔡元培接电后,心情久久未能平静,那个多年来一直萦绕心怀的教育强国之梦,又重在心中激荡。 10月2日,蔡元培与吴玉章一道由马赛乘船回国。11月8日抵达阔别3年的上海。在上海,他受到朋友们热烈的欢迎。 但大家对他是否应该去北大作校长,看法颇异,多数人认为北大太腐败,只怕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也有人说腐败也总要有人去整顿,不妨一试。 正值孙中山亦在上海。举棋不定的蔡元培请教孙中山。孙中山很主张他去,认为北京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他这样的老同志,应马上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教育。蔡元培深切理解了孙中山对他的厚望与嘱托,终于下定决心,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毅然去北大上任。他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弊,改革旧式的大学教育,遂成为我国新式大学的奠基人。 革除旧弊:就职演说,三点要求如空谷足音 1916年12月26日,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正式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那时的北京大学,一如既往地像一座旧式衙门,教学质量很低,几次都差点被停办。学校一直沿袭下来的习气之一是学生到校上课,常有跟班听差。学生对专任的教员皆不太欢迎,稍为认真的教员便要遭学生反对。而对于行政司法界的官吏到校兼课者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学生却不觉得他们讨厌,因有此师生关系,毕业后方可引为奥援。学生既然抱着这等心机,所以除了对付一下考试,对于学术,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学生中另一个不好的风气,是寻找一些不正当的消遣。民国初年,社会上流行着“两院一堂”的说法,指的是北京出入妓院“八大胡同”的人中,以国会参众两院和京师大学堂(北大)师生为最多。风气之劣,可见一斑。 1917年元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蔡元培发表了就任校长的演说。针对学校风气不正问题,他着重强调三点。一曰抱定宗旨。他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因此他要求学生,“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二曰“砥砺德行”。他指出,“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为此,他勉励学生:“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三曰敬爱师友。他希望学生尊重教员,学生间相亲相爱,互助互勉。 蔡元培的就职演说犹如空谷足音,这是他给全校师生发出的第一声改革动员令。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广延积学成就了北大异彩纷呈的教师队伍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蔡元培深知办教育需要有一批热心教育,有真才实学的教员。他写信给老朋友吴稚晖,要他来任学监,信中说: “大约大学所以不满人意者,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蔡元培在引进人才上有不少特色,但其重点在整顿文科,大量引进新派人物,因为不如此便不能改造陈腐之旧北。他所引进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不仅对改造北大,就是对中国的革命和历史也都曾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蔡元培在聘请他们时,表现出一种求贤若渴的精神。 他三顾茅庐探访陈独秀就是其中一则佳话。 在第一天造访热情相邀受到婉拒之后,蔡元培仍然天天一早就去拜访陈独秀。房门未开,照旧坐在门口等候,比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还要虔诚。几次下来,弄得陈独秀很过意不去,深为蔡元培的诚意打动。终于,陈独秀答应了蔡元培的请求: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这一决定对陈独秀来说是重要的,对北京大学则更为重要。蔡元培也不会想到,他请来的这个人竟会是尔后的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而决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文科学长。蔡元培引进的这些提倡新文化的进步人物,帮助他一道扭转了北大颓败的风气,使北大“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 当然,北大的教员无论在政治倾向还是在学术派别上都不是清一色的,而呈现着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盛态势。按照蔡元培“唯才是举”的标准,一些思想保守但不乏学术造诣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也相继进入北大。他任用辜鸿铭,是因为辜鸿铭精通英国文学,故让他讲授英诗;他延聘刘师培,是因为刘师培精于国学,故让他讲六朝文学……他的这些做法,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他以为,作为大学校长,就要有凌乎大学者之上的气度。 有容乃大:在思想自由的旗帜下为社会主义思潮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蔡元培执掌北大10年,贯穿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为兼容并包,“有容乃大”,他说: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