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号 A8 “五四”前后的周恩来不但和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恽代英等共产主义的杰出代表一样,组织了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民学会、利群书社等先进组织并世的觉悟社,从事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学习、研究与宣传,倡导新文艺革命,而且和鲁迅、郭沫若等“五四”文学新军的勇士和旗手们一样,用具有革命性、人民性的作品来开创文学革命的新天地;同时又和田汉、欧阳予倩等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一样以创作与演出的实践谱写了现代话剧的新篇章。因此,周恩来同志是“五四”时期开创我国新文学艺术史的当之无愧的伟大先驱之一。然而由于研究史料的局限和某些观念的偏颇,以致形成了两个空白:一是周恩来在现代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应有地位的空白;另一个是有关周恩来传记及周恩来研究中的“五四”时期新文艺理论与实践的空白。 历史学家周谷诚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或斗争过程不是幻想出来的,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从史料里窥见的,是从史料里体会出来的;因此它是客观存在的。”〔1 〕周恩来同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是他和一大批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尤其是同“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一道, 从进步的天津南开学校校园和当时的军阀混战、外强入侵、灾难深重的中国实际出发,按照“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方向活动而形成的。“五四”前后创作的四十多篇诗歌、小说、散文、小品、剧评和《敬业》、《校风》、《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报刊以及南开的“周恩来纪念馆”、天津河北“觉悟社”旧址等文献、文物所佐证的“客观存在”,足以证明周思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现在就让我们按照历史的轨迹进行探寻。大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3年8月至1917年9月,周恩来进入南开,是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勇于改革旧文艺、创作新文艺的探索先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中周恩来是最年轻的一位。他从小学起就一直抱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因此,他也把这一志向作为个人追求的“自觉期望的目的”去进行旧文艺的改革与探索。他的探索,正处于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他本人正处于由少年学生向青年知识分子过渡的年代,而他所在的南开学校又为他求知与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时的天津是华北的最大商埠和海上门户,近代工商业已经兴起,学习西方的新式教育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当时的南开学校是一所闻名国内、依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创办的私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除了改革以儒学为主的旧式教育以外,还鼓励学生成立社团和学术研究会,倡导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周恩来考入南开的第二年,即1914年,虽然是16岁的少年,但却在进步师长的启发之下,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一起,在社团里开始改革旧文艺的探索。他和同班同学张瑞峰、常策欧发起组织了“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为宗旨的“敬业乐群会”,设有俱乐部、诗团、演剧团、音乐团等,从事学习与研究改革旧文艺的种种活动。这一时期的主要业绩有以下三点: 一是创作仿古体,表现新内容的律诗,同时评述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诗。 1914年春天,周恩来和张瑞峰、常策欧组织“敬业诗团”的几十名同学出郊外春游,在一处花木争荣、春色烂漫的风景优美之处,倡导大家有感而发,呤诵五言,一共20首,发表在周恩来主编的1914年出版的《敬业》杂志上。其中周恩来吟诵的两首诗作别具一格,他以壮阔的气势、深远的思谋、豪放的风格、巧妙的用典和婉约的手法,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国家的未来前途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首为:“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另一首为:“樱花红陌上,树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诗中的“烟霾布正浓”句,是暗指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的迷漫硝烟和黑暗政治;“中原方逐鹿”,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势力与袁世凯的反动势力的斗争;“博浪踵相踪”是借用张良在博浪沙派遣力士刺杀秦始皇的典故,比喻革命人民对袁世凯反动复辟势力进行前赴后继的斗争。第二首与前一首相呼应,最后一句的“相思又一年”表明自己热心向往祖国美好的春天,对祖国的未来前途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难怪乎南开的校董和校长看到周恩来的诗作,都惊异地赞叹:“一个娃娃忧国忧民,对当今时局有如此超群的看法,太可贵了!” 周恩来的这两首诗同“五四”前最早尝试所谓新诗的胡适所作的“刷洗过的旧诗”相比,周诗充满了时代的激情,胡诗则多数是抒写旧式文人的闲适情调。同鲁迅的《自题小像》相比,尽管写作时间较晚,两诗中的“烟霾布正浓”、“博浪踵相踪”同“风雨如磐闇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所表达的关注祖国政治前途和投身救国斗争的赤诚之心却是相通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16年10月《敬业》第5 期上发表的《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观点鲜明、义正词严地抨击了反动军阀张勋等人的复辟行径。这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是首屈一指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南开国文教员张皞如先生与周恩来志同道合,交往甚密,应邀参加敬业乐群会的“诗团”,相互之间时有诗词唱和。这年9月,任安徽省督军的军阀张勋,趁袁世凯之死的时机, 在徐州成立了北洋七省同盟,不久扩至13省同盟,妄图复辟帝制。张皞如先生获此消息,异常愤慨地写了《伤时事》一诗。诗前的小序和诗文为:“9月28日阅报,见徐州会盟,祸以近在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义 。国家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周恩来读到此诗,感到皞如先生的忧愤之情溢于言表,却又难以自抑和排解,对时局流露出无可奈何的低沉情绪,并以孤独的形象出现于诗中,看不到广大民众的力量。于是他就当即和了这首诗:“茫茫大地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已到,虫声唧唧不堪闻。”在这首诗里,周恩来一反皞如先生诗中的““付云烟”、“空涕泪”和“孤客”等悲观情绪,前两句诗说明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弥漫着军阀割据、称雄角逐而掀起的战争风云。但是,军阀们造成的“举国昏沉”的黑暗局面是不“足云”的,而应该蔑视反动势力,立志变革现实。接着,后两句诗借用草木凋零的秋天和凄切哀婉的虫鸣,隐喻张勋之流的倒行逆施,就像秋虫临死的绝望哀鸣一样,只能猖獗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