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当天, 即1941年12月8日进攻香港,是时英国正忙于欧洲战争及保卫本土, 仅18天即弃甲曳兵而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这3年零8个月的日占时期,面对日军的残酷压迫和屠杀,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的领土、打击日本侵略者,继续在香港坚持抗日斗争。 一 香港战略地位之重要世人皆知。它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也是东西方各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道,南太平洋的重要港口。因此,英美一直将其与新加坡、马尼拉同视为远东三大根据地之一。而日本之欲占领香港,则是蓄谋已久的。所以,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以后,日军便加强了对香港的封锁,千方百计要将中国大陆与香港割离开来。 由于香港因其特殊地位,它在中国的抗战期间曾起过积极和有力的作用。第一,香港民众积极声援和直接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早在1935年夏,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一批民主人士和中共驻港代表宣侠文等,就发起组织“民族革命大同盟”,团结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统一战线,积极宣传抗日。1936年1月, 何思敬等又在香港组织“民族解放大同盟”,周楠、石辟澜、唐章等组织了“香港救国会”。以后,何思敬和陈汝棠、李章达等组织“全国各界抗日救国会华南区总部”,积极开展抗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七七”事变后,香港的热潮更加高涨。“八一三”上海抗战后三天,香港60多个海员团体,联合恢复和组织香港海员工会,宣布海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开展拒绝为日本运输集抗日经费活动。香港的洋务、五金、煤炭、印刷等工会也纷纷宣布恢复和成立组织,表示一致抗日。 第二,是香港人民积极从物质上支援中国内地抗日战争。1938 年8月,广东省人民掀起“八一三”抗日救国献金运动,香港人民积极参加这次运动,捐出百万金的巨款支持抗日。1939年5月, 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保卫中国大同盟”,向国外和华侨宣传抗日救国,慕集款项和医药物资,运往中国内地支援抗日军队,介绍国际友人组织的医疗队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支援战地救护工作。香港许多爱国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日军封锁线,曾多次从香港将捐献的资金、被服、军鞋、药品等,一批批运回中国内地,积极支持抗日战争。 第三,是成为中国南方宣传抗日的阵地。1939年2月, 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政策限制了中国人民抗日宣传活动,大批作家、艺术家、记者、教授、学者等,从内地纷纷流亡到香港,以香港的阵地继续开展抗日的宣传活动。一批政治性时事性的期刊如:范长江为社长的《华商报》、邹韬奋主办的《大众生活》、宋庆龄主办的《保卫中国大同盟》、金仲华主编的《世界知识》、张铁生主办的《青年知识》、茅盾主办的《笔谈》、郁风主编的《耕耘》、马国亮主办的《大地昼夜》,以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报》先后出版。这些爱国报刊,积极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主张恢复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中途妥协,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保护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合法权利,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1〕 二 攻占香港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据日本《大东亚战争全史》中叙述:“大本营早在昭和15年(1940年)7 月末就已经为攻占香港要塞作了准备,动员攻城重炮兵,并将它派到了华南。12月2 日,发布大陆命令第572号(鹰)的电报,规定:‘第二、 三军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集结在佛山、三水附近的佐野兵团主力开始向英中国境线前进,严禁在白天行动,只在夜间秘密移动’”。〔2〕1941年11月6日,日本大本营发出了以第二十三军三十八师团为基干部队准备攻占香港的命令,并当月完成作战准备,还确定了从陆上正面进攻香港的作战方针。对香港的三面包围的完成,拥有绝对的海、陆、空优势,日军夺取香港,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香港战事只有18天时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2月8日至13日,战争开始到新界九龙全部沦陷;第二阶段是从18日至25 日,日军进攻港岛开始到港督投降。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以闪电式战术,突然袭击珍珠港, 一举摧毁美国在太平洋上这一重要海岸基地。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军同时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等发动进攻。约6小时后, 即当日上午8时30分, 日军轰炸机群突然对香港启德机场及港九各处战略要地进行猛轰滥炸。11日,日军西线部队攻占青衣岛。东线部队在10日强渡沙田海之后,12日又一举攻占启德机场,并于13日进入九龙市区,至此,由新界前线英军总指挥塞特力·瓦里斯准将负责,号称能坚守半年以上的“垃圾湾防线”已彻底为日军所摧毁。同日,驻港英军司令马尔比(C.M.Maltby)少将下令退守香港岛。整个九龙半岛全部被日军占领,宣告香港战事的第一阶段结束。 12月14日,九龙战事虽基本结束,港岛终被日军四面合围。日军随即对港岛展开全面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一面对岛上各处战略要点进行轰炸和炮击;另一面于13日和17日两次派军使渡海到港岛劝降,并挟持港督私人秘书等三名英籍女子为人质,但均为港督杨慕琦(Mark Young)所拒绝。18日,在劝降无效后,日军发动了对香港岛的佯攻,使香港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25日下午日军发动猛烈炮击,英军已无法守住阵地,港督终于扯起白旗,渡海至九龙尖沙咀的半岛酒店,向日军酒井隆中将投降。是役,日军伤亡2700余人,英军死伤达4000余人,而遭受伤亡的香港同胞则不计其数。驻港英军余部9000人,连同港督都成了日军的阶下囚。从此,香港进入了3年多的日占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