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学术界一直认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笔者也同意这一观点,但同时认为,仅仅从这一角度考察西安事变,似乎不能完全说明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所以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现代化的视角来探寻西安事变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不平凡作用。 一 中国的现代化与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事变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结果。 首先,西安事变的发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结果。 鸦片战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打破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西方工业文明的炮舰,即使中国人备尝苦难,又使中国人第一次感到“夷”的先进,萌发出向西方学习的观念,由此迈出了“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 向西方学习的观念产生于国难深重之时,因此,学习西方现代军事装备,力图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成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课。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标志着中体西用论的穷途末路。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东亚强国的事实,又使部分中国人意识到,封建君主专政的政体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于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就是在制度层面上向西方学习的尝试。中华民国建立后,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人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先进的精神养分。但由于来不及甄别、筛选,各类思想都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都拥有一批追随者,各派别之间为孰是孰非而彼此攻讦,大加争论。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思想逐渐社会化、世俗化,从而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加速了中国人转变的进程。 当然,由于传统思想的顽固性以及清政府的愚民政策,近代以来,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改变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广大下层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还是相当迟缓的。但是,传统观念毕竟是打破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已为时不远。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国人已在自身现代化的轨道上艰难跋涉了近一个世纪,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已远非清季曾、李、左可比。以张学良将军而论,张出生于封建军阀家庭,其青少年时代正值新旧政权更替及新旧两种思想大论争的时期。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反映在张学良的文化人格上,就表现出既保守又开放的特性。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家庭背景,张学良结交了一批英美朋友,他在接触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承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洗沐,这使他能轻易地摆脱掉封建传统的束缚,“呼吸着许多在传统式的中国家庭、尤其是象张作霖这样草莽绿林家庭所缺乏的气息。”〔1 〕与此同时,张学良还与革命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及先进知识分子相友好,这有助于他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中国社会,使他逐步树立了“本个人之良心,努力以救中国”的信念〔2〕。他说,“我们人活着为了什么? 只是狭义的为了自己吗?决不是的!我们要为大众而活着,为国家而活着”〔3〕,“为了国家可以牺牲我们自己!我们要作一番事业, 就要先把这种牺牲自我的人生观确定了”〔4〕。他这里的国家观念, 是以“大众”为重要内容的新的国家观念,与传统的忠于君主个人的国家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现代人”的国家观念。正是这种进步,才使得他“为了国家民族”〔5〕, “把个人的荣辱生死完全抛开”〔6〕,这是现代人理性的表现。这种现代人的理性, 不仅表现在张学良身上,更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身上。这种人的现代理性的树立,是西安事变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西安事变的发生,是民族主义意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结果。 传统上,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意识是文化意义上的,人们认同的华夏文化共同体,是一个“体现文明本身的中心王国”〔7〕, 以及一位“不仅恩泽海内,而且超越国界,进而惠及天下万民,给予他们秩序与和平”的大德大智的“天子”〔8〕。鸦片战争以后, 传统的民族主义意识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开始改变。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甲午战后日本加入)的蹂躏,亡国灭种的阴云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的历史就是围绕着建立“现代多元世界中一个特定政治实体的中国人的国家”这一主题而展开〔9〕。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这一过程中萌生,而且随着危机的加深不断深化。鸦片战争后的几次重大转折,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无不与此相关,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新式的特定意义上带有了政治性”〔10〕。 如果说19世纪的民族主义还带有许多传统的影响,那么到了20世纪,尤其是经历了五四运动这一场“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11〕,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主义迅速觉醒。30年代以前,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是以废约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一运动的高潮五卅运动来看,上海人民喊出了“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外人在华一切租界”、“取消治外法权”等口号,体现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法权平等观念,与义和团运动时的“扶清灭洋”、“保清灭洋”等口号在民族主义意义上不可同日而语。30年代以后,日本的威胁日益逼近,民族主义的内容转向抗日御侮。一二·九运动就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渲泄民族主义感情的最好表现。一时间,抗日救亡的呼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虽然一浪高过一浪,但从总体上看,广大下层人民参与运动的出发点,在相当程度上仍是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在行动上也表现为一种本能的趋从。因此,这一时期广大下层人民的现代民族主义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尽管如此,在现代中国的变迁过程中,民族主义仍然成为现代化的“最有效的社会动员,成为凝聚人心,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象征。谁抓住了民族主义这面旗帜,谁就占据了领导现代化的精神至高点,掌握了统治中国改朝换代的合法性资源”〔12〕。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对日妥协政策,与一切“以国家民族为前提”的现代民族主义发生尖锐的冲突和矛盾〔13〕,这就在无形中减弱了其统治中国的“合法性资源”,西安事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