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派关系观,主要是指1921年至1935年间,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派关系的理论。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社会阶级状况和各阶级的政治立场的分析还不够准确,对革命对象、革命依靠力量、革命任务与革命阶段的把握上也有偏差,因而党的党派关系理论还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原则及其改变 从1921年到1923年6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派关系观的第一阶段。 “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原则及其改变,是中国共产党这时处理党派关系的主要特点。 “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争论后确定的。1921年7月, 中共一大代表就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生争论。有些人坚决主张,无产阶级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该始终与其他政党作斗争。有些人则认为无产阶级在行动上应与其他党派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但不丧失原则。结果,一大接受了第一种意见,即采取了排斥其他党派的政策。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1〕。同时,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一节中指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2〕 然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囿于既定的原则,而是自觉地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改变与实际不符的政策。特别是在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和具体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二大前后,在处理党派关系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22年4月底, 陈独秀在广州召集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党的领导干部,专门讨论了莫斯科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的决议的精神。1922年5月23日, 陈独秀发表题为《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应取的态度》的文章。他指出:“在中国,从事劳动运动的党派,像共产党,无政府党派势力都还微弱;其他政党,只有国民党对于劳动运动表示同情,而且颇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同无政府党、国民党及其他党派,“在劳动运动的工作上,应该互相提携,结成一个联合战线(United Front),才免得互相冲突,才能够指导劳动界作有力的战斗”〔3〕。在这里, 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首次对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思想作了论述,这是改变排斥其他党派的立场的开端。 1922年6月15日, 中国共产党在其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客观地肯定了当时民主派的代表——中国国民党,指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他的党纲虽不完全,而表示于公众的三民主义和发展实业计划,都是民主主义的色彩;他们的行为,除了革命运动以外,该党议员民国元二年及六年在国会和敌党抗争的内容以及广州政府不禁阻劳动运动和废止治安警察条例废止压迫罢工的刑律等事,都算是维护民主政治的表示。”〔4〕不仅如此,还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开联席会议,共同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军阀斗争的主张。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专门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指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5〕 从二大起,中国共产党的党派关系理论从过去的排斥其他党派而走向了主张与其他党派的联合与合作。但是,严格地说,这仅仅是转变的开始,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具体的合作行动,理论还没有真正付诸实践。真正的转变和将这一新认识付诸实践,是在党的三大及三大之后。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的确立及其破裂 从1923年6月到1927 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派关系观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问题是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二大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马林提议下,中共中央于1922 年8月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讨论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问题。经过激烈争论,会议基本上接受了“党内合作”的主张,并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此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多次与正处于苦闷之中的孙中山及其他国民党领导人会谈,共同商讨了国共合作的有关问题,并相继加入了国民党。这一行动受到孙中山的热烈欢迎,并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经过充分的思想理论和组织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 月在广州召开了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和《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策略思想。《宣言》和《议决案》对共产党与国民党以“党内合作”方式确立关系的原因、条件和目的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其主要内容是:(1)依中国社会的现状, 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所以,中国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势力,应该在国民革命中处于领袖地位。(2)中国劳动阶级还在幼稚时代, 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在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时,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3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改组国民党为左翼政党;在中国共产党不能公开活动的地方,扩大国民党;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纠正国民党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和只重视军事忽视发动民众等错误观念。决议还特别强调了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要保持自己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但是,后来在实际工作中恰恰忽略了独立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