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问过一些文学爱好者,对澳门文学有什么印象?“从来没有读过澳门人写的作品,澳门也有文学吗?”得到的回答大抵是这样的。 就是一些研究台港澳文学的内地学者,谈澳门文学时也是浮光掠影。毗邻珠海市的镜海似乎被一层迷雾所笼罩,外界看不真切。 自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现热潮,时闻召开冠以“台港澳文学”之名的研讨会,有些文学研究所也取名“台港澳文学研究所”,但“澳”总是忝陪末座,聊作一种陪衬而已,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台港”。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自此,澳门进入了过渡期。于是也有人提出“过渡期澳门文学”这一命题,而此时,又闻“澳门有没有文学”的质疑声四起。 澳门究竟有没有文学?如果说有,那么,过渡期的澳门文学究竟是怎样一种景观?多年来一直比较关注澳门文学的笔者,试着在这篇文章中回答这两个问题。 隔岸观景 雾中看花 以笔者之见,关于“澳门有没有文学”的问题,本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毋庸置疑,澳门是有文学的。值得探讨一下的倒是为何会有这种质疑。在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一)澳门文学与香港文学相比 澳门文学开埠有400年历史,它曾是欧洲商人在东方的重要聚居地。但当香港开埠之后,澳门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了。从今天来看,两地地域、人口、经济实力也无法相比。香港有一千多平方公里,澳门仅十多平方公里;香港有600多万人,澳门仅40万人。香港拥有巨大的文化市场,香港报纸的专栏,就养活了一大批“写稿佬”。澳门的文学园地小得可怜,至今没有一个澳门作家是以写稿为生的,写作对于澳门作家而言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希冀靠它养家糊口,那是决计不成的。如果把香港文坛比作月亮,那么近在咫尺的澳门文坛只是一颗星星,月亮的清辉将星星微弱的光芒掩盖了。 (二)澳门作家忽视了对自己的“包装” 从介绍澳门的史书上看到,澳门开埠400年来,其自然风貌和经济却与欧洲小镇极为相似,显得简朴而宁静。在这种氛围之下,澳门作家涵养出一种独特的气质,那就是与世无争,异常超脱。他们写作只作为生活中的个人消遣,有的写了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作品,却绝少结集成书,任其自生自灭。本地读者市场固然小,可他们也懒得去开拓香港或海外市场,忽视了对自己的“包装”。澳门长期以来没有文学社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至今还没有一份纯文学杂志。澳门作家写作都是各自为战,自己写自己的,不像香港作家结成一个个群体,打出自己的旗号,形成一种合力,在文坛“各领风骚三五年”,同人文学刊物遍地开花,此伏彼起。 (三)澳门作家好“妄自菲薄” 澳门作家不注重“包装”且不去说,他们还常常“妄自菲薄”。他们每每发表一些贬低自己的言论。一位澳门诗人说:“澳门还没有‘澳门文学’,然而澳门历来有文学杂碎。”(注:转引自:林承璜、李鹏翥与澳门文学。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1997,(3):46)澳门作家云惟利说:“澳门是一个颇古老的城市,历史较邻近的香港为长,但在文化方面,却远远落后于香港,而文学园地更是一片荒芜。”(注:云惟利。澳门文学创作丛书缘起,见:大漠集。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1985.1)有澳门文坛园丁之称的黄晓峰也感叹:“80年代以来,澳门似乎已变成一个暴发的小富翁,惟独它的文学形象还是羞答答的让人看不清面目。迄今,在澳门还没有哪个家伙可以靠稿费糊口。”(注:黄晓峰。澳门八十年代新诗掠影。载:香港文学。(53):62)外界人对澳门文坛是隔岸观景,雾中看花,本来就看不分明,澳门作家的“妄自菲薄”又造成了一种“误导”。笔者在搜索资料时发现,澳门作家其实并非无所作为,其中也有非常努力的,如一位名叫鲁茂的作家,坚持笔耕40年,已写出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散文,数量超过一千万字。对这样一位高产作家,内地的读者包括文学研究者对其大名竟浑然不知,更不用说了解他的作品了。 澳门文化人的“妄自菲薄”还表现在看不起本地作家。听澳门朋友说,澳门报纸副刊的稿费发放标准是“重外轻内”。竟出现这样的怪事:有的澳门作家赴香港暂居,报社将其文稿作香港标准支付;后来其返回澳门,还是在同一份报上发文章,稿费标准便大降了,原来又将其打入本地作者之“另册”。想不到“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观念,在澳门报馆老总头脑中是这样根深蒂固。 总之,在笔者的感觉中,澳门作家太缺乏“表现欲”了(直白一点说是缺乏一点“激情”),他们默默地埋头耕耘,努力地爬格子,却似乎不计较人们怎么看他们。要打破“澳门文学沙漠论”,他们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87年签署,而过渡期的澳门文学早于这个时候,因为,澳门作家在这之前已经隐隐约约意识到澳门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在这澳门社会的转型期,自己应当尽一份责任。 澳门文学的过渡期应当从何时开始算起?我们认为,如果要定一个标准性的日期,那么定在1983至1984年间较为准确。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副刊《镜海》的发刊词中提出,“澳门应该修建自己的文坛”的口号。1984年3月29日,《澳门日报》主办了一个“港澳作家座谈会”,在这个会上,诗人韩牧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他在发言中呼吁:澳门人应该“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这一呼吁堪称振聋发聩,它使澳门作家开始有所觉醒,放下了长期以来保持的矜持的态度,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在外界确立澳门文学的地位。尽管,当时并没有人把《镜海》发刊词中的口号和韩牧的话同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进程联系起来,但在作家们的潜意识里,不能说二者毫无关联,这一点在以后的澳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了。事实上,当时“九七”问题已成为香港社会的热点,不可能对澳门人不产生心理上的撞击。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文学写作弘扬民族精神,铲除殖民地色彩,这可以说是澳门作家提出“澳门应该修建自己的文坛”,要“建立澳门文学形象”时隐隐约约存在于心中的意识。澳门开埠400年,澳门作家“觉醒”在此时,并非偶然,乃时代所促成也。